思考“夜尿多”

学生:“上午小便少,晚上小便多,所以总起夜;口干且口水多”如何思考?

淼师:由于不是直接面对病人,这种问题回答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开思路,进而间接的培养临床能力。因为不能像古代那样长期的师带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训练思维。思维训练成了,能力自然会显现出来。比如,咱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上午尿少,晚上尿多”来展开如下思路:
气机的生长收藏思路——上午的气机运行和下午、晚上的气机运行的不同,使得患者在不同时段现出症状上的差异。
六经结合脏腑的思路——比如,“太阴、少阳可犯肝脾”,“太阴、少阴也可犯肝脾”,其差异何在呢?“太阴、少阳犯肝脾”只要恢复运化力,帮助少阳疏转,肝脾的问题就能好。但如果是“太阴、少阴犯肝脾”只恢复运转和枢机还不够,必须恢复少阴的功能,以及少阴功能异常所生成的病理产物。少阴主藏,少阴病不是藏邪,就是正气藏的不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为了能够清晰的捋清楚这个线索,咱们必须用六经结合脏腑的思维。如果单用其中一个,大家品味一下,是不是总觉得差一点?

就现有信息,本案大致可以从如下两个方向思考:因果思路——咱们在判断一个病情的时候,就必然分析因果关系。“因”是当前身体内在的某个状态,“果”是当前表现出来的病。除了当前的一层因果,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因果。当前这个因之前,也许还有个因。如果传变的链条很长,背后就会有两个因乃至于更多个因,并且每个因各自表达了各自的外在症状,这种复杂情况就常常需要分段处理。以此案为例,“口干”是津液输布不利,而“口水多”是水液停聚,这两个病机到底孰因孰果呢?是津液疏导不利使得水液停滞,还是水液停滞造成的津液输布不利呢?这就是咱们说的要考虑因背后的因,用同行的话说,就是追查病史。显然这样思维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且还有可能患者回答不出什么有效的信息,致使最后追查不到那个根本的因。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因果一起处理。随着治疗的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必然恢复的慢,于是恢复慢的问题就是根本的因。以此为例,品味一下传变的思路。可以是纵向的因果,可以是横向的因果,可以是拐弯的因果······
个人习惯思路——这种情况除了把它当成一个病因、病机分析,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习惯造成的呢?正是因为晚上把水都尿出去了,所以早晨起来就缺水。而身体缺水的时候,就不容易尿多。随着一天中逐渐补水,到了下午、晚上水补足了,尿就多了。于是咱们可以通过改变喝水习惯来验证一下不是习惯造成的。比如,晚上起夜时就喝点水,次日早晨看看尿还少不少。几天之后,再看这个情况有没有改善。如果这种情况是病理性的,晚上起夜小便时就喝水,所带来的结果肯定是,晚上尿的更多。这个思路的理论依据就是咱们说的那套“气血津液的生长收藏”。

触类旁通的就能想到有一种生物钟紊乱的人,阳气升发的慢,一上午都升发不起来,直到中午阳气才遍布全身。整个一上午都没精打采,无食欲。阳气运转起来,才开始有食欲。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生物钟比别人慢半圈。升起来的慢,降下去也慢。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阳气刚生到别人中午的状态,所以就睡不着。触类旁通,阳气的角度是如此,津液也是如此。

在判断这个问题的整个因果链条的时候,如果中间的环节都不考虑,只考虑果和因的单点对应,那就容易谬之千里。比如直接照着肾虚考虑,用补肾的各种方法肯定无效。正治是什么呢?从方药的角度,就是增加太阴的运化力。气的运化力强了,才会对喝水有需求,继而才能恢复津液的运转力。从养生的角度,就是通过适量的运动,保证脾的活力。在没有药物的加持下,保证脾的正常工作,才是根本的康复。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晚上起夜喝水验证法,反向验证了一下,白天晚上都少喝水,发现还是起夜,并且小便清长。是不是说明水的吸收运化能力差呢? 淼师:喝水少了,夜尿依旧,且颜色清。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水少了还是化不开,说明饮水在转化为津液这个环节出问题了。而随即又马上想到一个问题——这是冬天现出的症状,天气暖和的时候会不会也如此呢?后续处理时,这些思维要用到。

至此,当前其实可以根据经验,大致开出一个对证的方子。一边使饮水气化成津液,一边使津液输布全身。比如可以用真武汤加小柴胡汤。因为此时不是去寒饮,而是要扶正,恢复的是气化、燥、热、疏导津液、运化津液的这些能力,所以真武汤剂量没必要大。而且已经有了气化津液不利的问题在先,一旦过用附子、白术,有可能还未恢复温化水饮的能力,先把津液伤了。并不是说一定不能用大剂量附子、白术,因为有的人就是能扛得住。抗的住就能在借此燥热力,迅速恢复温化水饮之力。所以治病必须得考虑个体差异。

整体的信息收集才能做到整体观分析。之所以本次能勉强给出方子,是因为对这位同学之前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对他的近况并不太了解,所以就无法判断的是,如果大剂量的使用真武汤是先修复运化津液的能力,还是先进一步伤津。在信息缺失的前提下,咱们有时也能勉强给出治法,但这种治法肯定有所不足。当这个信息缺失到一定程度,就彻底无法诊断了。初诊一定要完整收集信息,随着你对这位患者的了解,后续的几种变化,心里自然就有所预知。最终出现哪种变化,就用哪种预案应对。由此品味一下,对患者的了解程度和所花精力的多少,直接影响疗效。了解的越深,复诊的效率越高,疗效越好。

再品味一下,小柴胡汤的轻剂量使用。如果再加一味茯苓,就能在疏解少阳三焦的基础上加强津液疏解。如果加的是黄芪何意?加防风何意?加荆芥何意?······通过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验证,原方的加减逐渐就掌握了,这就是自己拟方的第一步。因为你对原方已经有了三五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两味药,所产生的变化就有能力把控,并加深理解。这些用药经验在临床中就会逐渐总结出来。

再比如,小柴胡汤里加人参(东北参),跟原方的差异非常大。如果是三阳证的小柴胡汤证用东北参,很可能就治坏了。如果太阴、少阴严重的气虚(虚到根本),碰巧又得了一个小柴胡证,才是小柴胡汤用人参的时机。而且没有人参的助力,单用小柴胡汤,力量肯定不够。即使能治好,也得吃很多副。迟迟不见好转的时候,势必会怀疑自己开的方子。

小柴胡汤加人参的用法,我行医生涯只用过两次,都是极其重的病。此法让一个初窥门径的大夫看,一定会认为是误治。因为咱们都知道柴胡剂本来是少阳的调和疏解剂,加人参反方向的补固,岂不是刹车油门一起踩?由此品味一下,有时候一个方子加一味药,都会使其整体治疗方向发生剧变。

再比如,小柴胡汤加当归。本来小柴胡汤是用来气分疏解少阳的,加一味入血分的药,疏解少阳之力就被分走了一半。通常是不需要让疏解少阳的力量往血分走的,除非“血分的问题(或虚或淤)兼有少阳的气分不通”,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于是一边治血,一边疏解少阳。这种情况,临床中也不会仅用小柴胡汤放一味当归,肯定还得加上其他药。所以就要慢慢品味积累组方经验,把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比如,在理上能够推导出某种组合会拖慢效率,但是具体到什么程度还需在临床中反复验证。

对于那些不能快治的病,也只能用缓法。这种情况要想找到最适合此人的方法,恐怕得复诊之后才能逐渐摸索出来。掌握病情变化的规律,就是积累诊法的能力,而诊法最难学的,就是脉法。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多积累脉法。患者来了号一次脉,甚至每次吃完药都号一次脉。在每一次诊断的医案中,详细记录脉,做好对比。脉象好转的判断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由不均匀变得均匀。脉象的变化能在指下最直观的感受到,而患者感受不到,患者只能感觉到症状的变化。这种认知差异也给中医行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与理解。有的人是脉先改善,症状后改善;有的人是症状先变化,脉后变化。再考虑舌象、面象等其他象。这样大量积累经验,就能逐渐总结出各类人脉色症反应的差异与共性。

比如,我舅妈的高血压,脉象已经好转了,症状也下去了。可是不能停药。因为脉先改善了,症状却改善的不彻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个体差异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这套脉色症相参的证治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的时候,会更多的参照脉。这就直接导致一个结果——我习惯性选用的药物,更倾向于对脉影响更明显的。因为判定病情进退的标准一半的因素都来自于脉。所以这种诊法的习惯,就决定了治法习惯,继而导致了用药的习惯。每个人养成的用药习惯,一定有其各自的印记。这就成为一个哲学问题——咱们都是以自己的视角去认知这个世界的,所以就以自己的方式去接触这个世界。这种片面性从根本上,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无法改变,所以咱们更得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回到中道,否则就会不断的偏颇。每个人都如此,每种文化都如此,每个国家都如此。区别只在于是否,内在有没有调整机制。

学生自拟方:柴胡10 黄芩10 北沙参10甘草6半夏5生姜30 大枣5枚 茯苓18 生附子2 白芍10 白术10 木防己5 薏米30 芡实20 白扁豆6 淼师:如果在身边,可以根据脉色症调整一下方子,提高效率。不在身边就无法做这种点评。不如讲一下甘淡渗利和温燥利化这两种治湿方法,也就是真武汤的原理。

饮水入胃,化生津液,进一步化生血液,再进一步储藏一些肾水。用过的水再通过不同渠道排出来。主要渠道是汗、小便,次要渠道是大便(拉稀)、呕吐、流鼻涕。一般只有主要渠道受阻,排水才会走次要渠道。所以治所有的跟水相关的疾病(诸如汗、吐、小便、大便的太过与不足),都要把水的吸收、消化、运行、排出整个知识框架再次梳理一下。其实本质上是梳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甘淡渗利和温燥利化自然包含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咱们的思维方式,解决局部的问题永远要放在整体框架中思考。一定要养成这样的思维并持续的练习。水的吸收、运化、排出框架:1.吸收——胃吸收水的能力较强。如果一个人的胃火足够,饮水的大部分就会在胃中被吸收。其次是小肠,最后是大肠。如果输布这些腑的吸收能力不足,整个身体的水就不足。如果胃吸收的太过,到达大肠、小肠的水就少,大便就会干燥。
2. 气化输布——吸收后,就是把水变成津液。主要参与气化过程的脏腑包括胃、脾、二肠、膀胱。这些脏腑完成气化,需要其他脏腑的辅助。比如,胃肠中的火是心火提供的,心火不足造成水液不化的时候,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这些方法。如果心火不足,而且已由三阳转入三阴,用附子汤、真武汤这类方法应对。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都是以热、燥、利水并用的方法治水。再比如,脾虽然不能给胃提供大量的热,但可以分清降浊,把津液往全身输导。要运送就需要运送的通路和载体,少阳三焦、少阳胆就得考虑进来。胆能够发挥功能必须得有肝的支持。所以脏腑永远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这就是整体观,或者说脏腑之间的作用关系。治任何病都是在这套关系中寻找线索。
3. 排出——水从体表排出必然跟肺以及支持肺的脏腑相关。从小便、从大便排出也是同样的思路,各有脏腑司其职。各环节出问题的表现:

当你要分析跟水相关的病时,必然是从这几个环节分析。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表现出一系列跟该环节相关的症状规律,或太过、或不足。比如:1.吸收问题——水喝多了,有的人会感觉水在胃里晃荡,就是吸收的问题。 2.运化问题——有的人水喝多了会产生各种不适,最典型的是恶心。这显然是吸收完之后,再往全身输送、运化的环节出故障了。运化的问题还有可能造成各种停水。而如果吸收和运化力量都不足,不能及时输布全身,就会直接排出去,表现为喝的快、尿的快。也有可能出现这位同学的表现——小便发清。因为正常的小便是水运化全身后的产物,携带着全身的废物,所以本应现微黄之色。运化的不够,带出的废物少,浓度就低,颜色就发清。反之,无论是废物多,还是水分不足,只要浓度变高,颜色就发黄。 3.排出问题——排出环节的问题不是尿频,就是不利。比如,人排水的渠道除了小便,其实还有皮肤、呼吸散发水分。尿频并不是因为排水能力太强,而是因为其他渠道失常,水只能从小便排出,就会尿频。尿频还有可能跟膀胱有关,因为膀胱还有个功能就是将水液二次气化。这个功能弱了,本该二次气化的水就会和废水一起被排出去,表现也是尿频。所以膀胱的这个功能也可以归类为排出环节。当然膀胱气化的功能归类为运化环节也没问题。甘淡渗利法的适用环节:

梳理至此,自然就能理解甘淡渗利这种方法适用于哪个环节了。这种“渗”的力量既可以辅助津液疏导,也可以辅助水液排出。所以甘淡渗利既能用于津液使用环节,也能用于水液排出环节。比如猪苓、泽泻、车前子、茯苓这些甘淡渗利药,小剂量用都能辅助津液运行。正常计量或大剂量用都能强行排水,加速排水的流程,或者加速水在全身运行的强度。品味一下同样的药,剂量大小带来的效果差异。同样是甘淡渗利,薏米、芡实这些谷物类甘淡渗利药,还兼具了有养脾的功能。而泽泻、猪苓、车前子、甘遂、大戟这些药都是不同程度的排水药,不管好水、坏水一律直接排掉。区别只在于泽泻、猪苓小量用(2-5克)也能辅助水液运行而不排水。而甘遂、大戟这种药是攻水的药,用多大量都是往外排水。由此品味一下利水和攻水这两个概念。“利”可能是往外利,也可能是往全身运化的“利”。攻水就是,水都不要了,当邪气攻消掉了。 渗利攻调的力度把握:

临床用的时候,就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比如,患者就是大量停水,且无明显的津亏,就直接攻水。或者津亏是因为停水造成的水液输布不利,也可直接攻停水。水邪去掉后,再视变化治津亏。当然也可以两个方法一起用,这比较考验功力。比如,使用甘遂配甘草这种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的用法。“十八反十九畏”所禁忌的方法不是绝对不能用,只是要把握住背后的原理择机使用。

本案是以攻水、渗利为主,还是以温阳、气化为主,还是以疏导津液为主,需要这位同学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治之。如果需要的是甘淡渗利,就一定不会出现严重的积水,或者严重的积水并不是当前最急迫的主要矛盾。那就可以用小柴胡汤加茯苓的方法,帮助水往全身输送。当然也可以再此基础上加葛根,进一步通调水道,取“葛根起津液”之用。还可以加上三根汤(葛根、芦根,、茅根),是得通调水道之力更强。还可以加上那些甘淡渗利的谷物药。多把钥匙打开多把锁:

如果有一个热量亏虚的短板存在,用这些方法效果就不可期。哪怕有效,也是因为恢复了次要短板,正气消耗降低,主要短板得以自愈。身体无法同时自愈三个短板,其他两个次要问题解决了,主要问题自愈的可能性就大。前提是此人正气尚足,有一定自愈力。你为自己治病的同时,身体也在努力为自己治病。你帮了一点,身体轻松一点,自愈力恢复得就更容易点。所以自愈力才是咱们治病的核心观念,也是不同流派用不同方法治同样的疾病都能起效的根本原因。如果咱们中医治病,真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钥匙差一个齿,锁就打不开。显然临床不是这样的。

然而确实也有一种情况要着重考虑——如果不补上那个短板,就无法自愈。此时只治其他短板的方药就会失效。所以有效、低效、无效,常常介于两可之间,不太好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学生拿个方子让我看,我也不好说。可能行,可能不行。但是如果把主要矛盾打中了,我就会肯定方子有效。 温阳的力度把握:

再看看这位同学开的方子中附子用了2克。远公的方子中能见到附子开这样的剂量,赵老也这么用。而如果用附子起一个温阳化饮的功效,咱们一般用5克。2克的附子其实只能就起到一个种特别次要的辅助功效。如果对生附子没有把握,可以用炮附子。有的患者必须得扶阳,可是偏偏标本矛盾,用附子会有些不良反应,我才会把生附子用到2克这个剂量,然后逐渐尝试最佳剂量。没有温热感就加点,身体不舒服就减点。

是否需要温阳化饮,或者需要多大剂量的温阳化饮,有一些小经验。这些小经验只是皮毛,不能止步于此,大家学会了要深入思考背后的用意。比如,当患者出现明显的遇寒加重的情况,无论是拉稀还是尿频,就可用温阳化饮。在此基础上,如果没有明显的伤阴,或不用忌惮伤阴的问题,就可以大剂量的用附子,有这种顾虑就小剂量的用。比如,出现饮食喜温,同时又怕冷,或手脚凉这些症状,就考虑温阳化饮。再比如,号脉的时候。正常人手腕子应该是温的,如果手腕子温度不够,就考虑温阳化饮。还可以通过脉象和舌象的参照来判断有没有阳虚之象。治法选择和呵护老本:

触类旁通思考一个问题,通过疏导渗利之法就能解决的问题,用了真武汤能治好吗?有这个可能性,还是因为治了次要短板,自愈力恢复了主要短板。换个角度理解,只要能把停水往全身疏导开,使之均匀分布的方法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强行加强火力、燥力的方法也可以。前提是身体存的阴能抗的住附子之热。

选择那些对患者消耗少的治法,对于老本尚足的患者,也许并不会提高疗效。但久虚久损的重证,减少消耗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生死。如果患者底子足,只要方向没弄反,怎么治都行。比如,津液虽然被附子所伤,但是造化津液的能力尚可,及时治疗伤津,自己也能恢复。

由此反向思维可以得出一个治疗技巧——有些病扶阳用附子不合适的时候,也可以用风药代替。咱们把阳分为气、热、燥、风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常常可以相互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