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西洋行龙舟——回归中医思维

学生:有些胃下垂患者出现“腹满、口干不欲饮、肠鸣、假性肠梗阻······”等症状,很像己椒苈黄丸证,但是用了己椒苈黄丸,胃下垂又会加重。问一下老师“升提胃”和“消下焦症状”之间,该如何取舍?

 淼师: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不能做直接的对应。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某些胃下垂患者会有“下焦肠间蓄水”的情况,于是在治疗的某个阶段可能会用到己椒苈黄丸的方法。所以在咱们看来胃下垂与己椒苈黄丸之间仅仅是存在一个思维线索,而绝对不是“见胃下垂,就想到肠间水气,继而就用己椒苈黄丸”。

之所以会存在思维困难,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有问题。如果把病看成一个一个症状、一个一个病,分别处理这些症状、这些病,那么学习和运用中医就太难了。而如果能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判断病位、病性、虚实。无论什么病都用这套思维方式去寻找当前的失衡点、失畅点,然后不断的调整,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如此化繁为简的解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能抓住“宗”,治病就简单。如果抓“万变”去治病,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遇到“胃下垂”,不要在意这个病名。中医从来不是靠病名来实现诊断的,太在意病名反而会扰乱思路。中医就得用中医的思路:如果是气虚就治气虚,气虚好了,胃就不下垂了;如果是血虚就治血虚,血虚好了,血养肌肉,胃就不下垂了;如果是邪气停留,就治邪气停留,邪气去了,胃就不下垂了······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思维。不断训练这个思维方式,临床中就能用这个的思维驾驭所有的病。学生:己椒苈黄丸条文的“肠间有水气”是不是指的“腹水”?
淼师:理解条文中的“肠间”,思维不能仅限于一个具体的物理位置。咱们需要关注的其实是中医病位,肠间之水出自脾就得治脾,出自肾就得治肾。虽然物理位置都是肚子,但病位完全不同。中医病位更倾向于功能性的病位,脏腑(心、肝、脾、肺、肾)、六经说的都是功能。而功能出问题了,有可能在有形的层面上产生病理的表现,如腹水之类的问题。而咱们的证治不是针对具体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病理病位,虽然这个病位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就像治胃下垂,咱们的思路不是把有形的胃直接托举起来。如果直接托举就能治好胃下垂,岂不是一个“补中益气丸”就能解决问题。虽然确实存在补中益气丸治胃下垂的医案,咱们临床用补中益气丸也能治好几例胃下垂,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胃下垂都能用补中益气丸治好。

思考一下,之所以会胃下垂,是因为脏腑的力量(肌肉、筋膜)松弛。就像治疗萎证一样,当肌肉渐渐退化,咱们不是想办法直接让肌肉恢复,因为这类患者的肌肉直接恢复不了。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解剖学上的这个病位,而是出在功能性的病位。正是背后的功能异常,才使得肌肉不得濡养,继而表现为萎证。注意这个思维,咱们一定要慢慢养成中医思维,来替代西化思维。由此,咱们就理解为何西医学中医如此之难,这是思维惯性的问题。

再比如补血,中医会用到当归、大枣······显然用显微镜查这些东西里并没有红血球,却能让血虚之人逐渐恢复正常。而真把红血球直接输给病人,效果虽快,但不持久,自身造血功能还是不行。所以咱们治血虚目的也不是为了直接增加血,而是不断的恢复脏腑功能,提升其的造化能力。最终“身体造出血”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如果你的思维就围绕着血项指标生血,那就太难了。除了输血,别无他法。那些指标本身就会把你的注意力带向一个个误区。反之,如果注意力能放在整体上,立足于整体脏腑的平衡、通畅、稳定,立足于六经由核心往外围层层加固,就能看到病情的稳定的进展。虽然这个过程也会遇到诸多坎坷,但从古至今这条路已经被无数次实证,它一直是一条通往健康之路,从未改变。改变的是人,改变的是思维方式······作为中医学子要用中医的思维——传统文化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