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如何辨别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
淼师:借鉴两个思路理解这个问题:
1. 方证思路是见到桂枝汤证的症状规律就用桂枝汤。这些症状规律是——脉浮、恶寒、汗出,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或头痛、或不头痛,或项背强几几、或无项背症状。方证思路是以症状规律为思维核心,以症状组合来界定哪一经的病。
2. 脏腑思路是通过外在症状的鉴别分析,推断出内在脏腑气机失衡的病机。再通过得出的病机来决定用什么方法治疗。这就比方证思路多了一层思维。
病情简单的时候,这两种思维貌似没区别。方证思路是通过症状规律直接得出桂枝汤;脏腑思路是通过复杂的分析思考,推断出症状背后的病机是太阳卫气被风寒所伤,再得出桂枝汤或其他类似的方子。所以病情简单的时候,从用药和疗效上看,两种思路没什么差别。但是病情复杂后,二者的区别就表现出来了。比如那些“不标准”的桂枝汤证,可能症状表现的不是条文上写的规律性症状“恶寒发热······”,而是皮肤病。这种情况就无法再用方证的公式套用了。这还仅仅是太阳表证的桂枝汤证,如果是太阴、少阴与太阳并病的桂枝汤证,用方证公式就会更加不知所措。病势在三阳的时候,方证思路还可以应对。病势一入三阴,方证套用的思路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桂枝汤并非只能治太阳病,很多太阴病也可以用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所以再把桂枝汤定义为治疗“脉浮、恶寒、汗出······”这些症状规律的方子,就极大的限制了这个方子的使用。
再比如有些荨麻疹,患者虽然表现的是太阳的风证,但是内在还有一系列问题。此时再用方证的公式套用就治不好了。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出发点是方证思维。如果咱们跳出方证思维,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什么时候用方证呢?
- 从六经角度出发——三阳病用六经方证解决。
- 从温病角度出发——卫分病和气分病用方证解决。因为把温病的卫气营血思维纳入方证的思路,就成了温病方证。
这就涉及到学习不同学术的两套学习方法:
1. 病情应对思路。学习不同的学说,不做融合。临床的时候,遇到什么病,就用相应的学说应对。遇见六经病就用六经解,遇见温病就用卫气营血解。
2. 学术融合思路。把学习的不同学术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遇到什么病,都用这套统一的体系去应对。
这两套思路在治疗层面上其实都可以。咱们选择的是学术融合的思路,比如已经在用六经、脏腑、一气周流、卫气营血相结合的方式重新解构经方。只不过讲解的时候,不可能针对同一条文分别用六经、脏腑、一气周流、卫气营血各讲一遍,那样就成百科全书了。只能是有些条文用六经解,有些条文用脏腑解,有些条文用一气周流解,有些条文用卫气营血解。讲课只能一次用一个角度讲,角度多了学生就懵了。但是听完讲解之后,同学们要把老师没讲的内容,用这四套学说重新整理一遍,这些学问才能成为自己的。
还以桂枝汤为例,同学们要以六经理一遍,脏腑理一遍,一气周流理一遍,卫气营血理一遍,才能深入的理解桂枝汤,从而把桂枝汤变成自己的方子。于是对于桂枝汤证的理解就不仅仅是“脉浮、恶寒、汗出······”这些症状了。
比如,用脏腑学说解构桂枝汤证就是:外有风寒之邪伤及人体在表的太阳之气(按卫气营血学说是卫气),内在向外供应津液(充满阳气的津液)的能力又不足,这种病机就是桂枝汤证。理解此理,治法随之而出——由中(内)向外(表)大量的供应津液(充满热量的津液),在表的风寒自然得化。
同样是桂枝汤证,温病的治法又给咱们打开了一扇大门。经方的思路是用桂枝汤加固中土的津液,再把津液带到体表。而温病的思路认为此证就是卫分病,没必要巩固中土的津液,要巩固中土的津液至少要病至营分。所以只需要用散法治疗,用一些相对温和的散表药不但可以散寒邪,同时可以把中土的津液升散出来。
在梳理这不同流派的思路过程中,你自然会对它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掌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都会对你临床能力的提高带来很多帮助。这样的梳理做多了,这几套学说自然就被你整合起来了。最终你会发现,它们的理论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人体;它们的治法也只是提供了各自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本质上,全无差别。正因如此,才有了各自的优势和各自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在其学术本身发现并解决,也可以像咱们一样走学术融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