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问大便常常是:“是否下利”、“是否干燥”、“是否粘腻”······基本就是这么粗略的表述,但其实细节之处,还是有一些信息可以用来辨证的。比如大便下利,有可能是糊状的(或粘稠的糊状、或比较稀的糊状),也可能是散乱散碎的。
二者都可以叫做下利,但是这两种大便的质地说明了两种不同的肠胃情况。对比之前先简单理解一下常态的消化过程:饮食先通过咀嚼粉碎,再经过胃研磨加热,成为腐熟的半流质食物,即糊状食物。这些糊状食物再进入大小肠,通过二肠逐渐的吸收营养和水分。吸收后所剩的物质凝聚成形,变为大便排出体外。
咱们的分析“脉色症”的常用方法就是知常达变,理解了常态的消化过程,异常的表现就说明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由此可知,糊状的不成形大便,说明食物中的营养吸收环节出现了问题。不粘稠只表现为散碎的大便,说明最后的凝聚环节有问题。
先暂且不管其背后是何病机,仅凭大便的形态就能知道你当前的治疗是否见效。同样是患者口中的拉稀,在你追问之下得知这种稀便由粘稠的糊状便变成不粘稠的散碎便时,就说明患者吸收功能已经有所恢复,只是最后凝聚成形环节还未恢复。也就是说脾的功能恢复了一部分,还需继续改善。
细致到这种程度的诊断知识,书中很难见到。在完整的理论框架指导下,临证遇到这些情况时,这些知识是可以随即推演出来的。因为你有一套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一看到这样的大便,就能触发框架内相关的思维链条,自然就能理解。反之,如果你没有这种解释的理论,或没有这种解释的思维倾向,没有深入思维的意愿,那么这个症状在你看来就永远只是个下利。也无法清晰的知道治疗过程中,下利的变化带来何种改善。
显然这种细致的诊断能力之所以会诞生,也源自于你在一个病人身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这样才能带来深入的思考。反复思考症状变化背后的病情进退,一定是基于你在这个病人身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否则,也就无法总结出这些诊断技巧。
有些患者症状表现,咱们不能直接看到。比如“二便”就不是一手信息,而是通过患者转述,收集的二手信息。只要转述,一定会存在大量的信息折损。患者描述症状时,通常是不会想到告诉大夫,大便的各种状态的,诸如黏糊状的、水状兼黏糊的、水状的、散碎的······
大多数患者不会想到,这些信息对大夫是有用的。于是忽略掉的信息,就失去了整合的机会。这些信息就无法成为你提高诊断能力的经验。
分析细节问题就是把细节放在整体分析,把异常对比常态分析。大便如此、小便亦如此、汗亦如此······比如,问汗时,咱们要问到“汗后是否怕冷”。显然患者汗后,“觉着冷”和“不觉着冷”差别非常大。再比如更复杂多变的“问饮食”,通常咱们也只是问到“饮食是否怕凉”,更细节的信息常常忽略。诸如,口味偏好、吃饭是否细嚼慢咽、饥饿时的症状表现(有没有乏力、头晕、心慌、气短)、吃饱后的症状表现(有没有腹胀、腹痛、上逆)······这些信息都是有用的。
由此带来另一个问题——这么细致的问,需要诊断多长时间呢?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精简你的提问。在少问问题的同时,还能把握要点,考验的就是诊断能力。精简问诊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
1.理论圆融——如果多个问诊信息指向的是背后同一个病机,那么这些问题就不用一一询问,问其中的一两个就可以。这种能力必须有理论上的理解才能做到。
2.提高望诊和脉诊能力——问诊的精简也需要望诊和脉诊能力的支持。大量的信息通过脉诊和望诊收集到了,问诊自然就可以精简了。
在整体观下,不主动忽略信息的真正的确诊,要做到三五分钟完成,真的得练十年。而主动忽视一些信息,不去思考其背后原理,就会出现所谓的“抓主证”诊断的现象,三五分钟就能解决一个。但这种训练方法,会造成学医中后期诊断功力提升非常困难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