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何小柴胡汤证会出现头晕?
淼师:用方证思维,见到“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状组合时,就能直接就开小柴胡汤了。而咱们的学术体系很在意症状背后的原理。还包括脉象、舌象、面象等所有信息背后的形成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和理论连接才能运用。虽然不知道原因,仅凭症状组合也能开出方子。但是知道了原因,遇见复杂病情的时候,就能以此做深入推演,从而解决更多问题。推演的方法论就是平衡、通畅、稳定。任何疾病、任何症状都可归结于失衡、失畅、失稳,区别只在于不同病性、不同病位。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以理御法的思维方式。
正常上奉的气机是阴阳平衡的、和缓的、稳定的,一旦失衡、失畅、失稳,人体就会感到异常。小柴胡汤证眩晕的原因是少阳经失畅,继而引起了气机上奉于脑出现问题。从脏腑考虑可能是胆经淤滞、可能是肝的气分淤滞,也可能是三焦经淤滞。这种淤滞会造成两种眩晕:
1.上奉太过——就像压扁一根管子,水流、或气流会在压力之下猛冲。上冲于头,就会眩晕。因为上冲之气迅猛,所以这种眩晕更多的表现出天旋地转的感觉。
2.上奉不足——因为上奉不足、荣养不足,所以这种眩晕更多的表现为昏沉之感。
由此引出了太过和不及的思路。无论什么病都能以此思路理解,并且找到解决办法。区别只在于不同病位、病性的太过与不及。
比如,小柴胡汤证的昏沉,病位是少阳,病性是气机淤滞,病机是气机淤滞造成的气机上奉不足,症状表现为昏沉。气助血行,气机被闭郁的上奉不足,也可能间接造成血上奉不足,此时就得加川芎。显然,通常的小柴胡汤是不加血分药的,否则会造成原有药力的分散。可是如果目的就是要分散一股力量去活血,就得加入血药。如此治法与理论相连接,就是治法体系的构建。
再联系诊法,发现肝脉又虚又淤,或弦、或不弦,再加上寸脉或一或二的明显不足,就要首先考虑“少阳淤滞引起上奉不足”的问题。注意咱们的表达是“首先考虑”,而不是此脉即此病,此病即此药。一定要合参印证,不可单诊独断。
举这个一个小例子,目的不是为了单讲诊法、单讲治法、单讲少阳。而是演示理论、诊断、治法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及演示无论什么病,都可以用失衡、失畅、失稳的角度加以推演,并且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