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两极——领悟类象

学生:同是望诊,舌诊、手诊、面诊有何区别,有何侧重呢?

淼师:舌诊、手诊、面诊这三者,望诊的基本方法一致。都是通过万物类象判断病性,辅助判断病位。区别在于,舌象要比手象和面象更敏感;色的变化比形的变化更敏感。

通过敏感度的不同,可以判断出哪些是新病,哪些是久病;哪些是清浅的,哪些是顽固的。再结合上病位、病性的判断,治疗次序和线索就出来了。当然诊断中,梳理治疗次序的方法不止于此。通过脉诊也可以做这样的梳理。脉象比舌象更敏感,表达出来的变化也更敏锐。结合脉象和望诊信息的敏锐度不同,就能更精确的分析内在,哪些矛盾好处理,哪些难处理。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敏感度不同的诊断信息,还可以大致判断出未来治疗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三股邪气纠缠在一起,显得极其顽固。一起治很难处理,就得逐一处理。处理的次序,肯定是先处理最好处理的。这样,一股邪气减轻了,鼎足之势就动摇了,剩下两股邪气也就变得好处理了。如果尚未掌握这样的方法,就治不了那些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缠绵难愈的慢性病。

除了望诊和脉诊,还得结合问诊。三者合参,诊断才能更有把握。由此品味一下,诊断知识学起来简单,但用起来难。需要把诸多理论、技法整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灵活运用。诊法的背后就是万物类象。理解了万物类象,就学会了诊法的运用。

比如,看见发红、温度高,就想到有热。看见大堵车,就能联想到紧脉。看到舌象、手象的上中下,就能想到对应人体的上中下。这些都是朴实的万物类象思维。

再如,看见一株植物长在水里,就立刻想到这东西能抗水。因为在水里都泡不死,一定有方法能够抵抗水。这株植物大概率就是治湿药。再观察这药不但长在水里,还喜欢长在石头缝里,就知道这种药多半还有解淤的功效。因为它能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就一定带有很强的穿透力、破散力。再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叶子又细又长又尖,这是通行之象,代表它有开解、通行之力。如果叶子是圆的,更倾向于补固、收敛。再一闻气味,觉得有点香,就知道其功效能芳香开散。中医都是这些都是万物类象的东西,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

再如望诊,气的变化容易反应在颜色上,表现于舌色、手色、面色。而有形的变化,会逐渐积累到有形上,表现于舌头的形状、手的形状、面部的形状。有形和无形的类象,仍然没有脱离万物类象的思维。同样是看色,色的深浅代表了病情的深浅。这个深浅,既指颜色的深浅,也指颜色深入肌底的程度。颜色深和深入肌底都代表病情严重,反之,则病情清浅。深浅仍然是万物类象的思维。只不过从中加入了阴阳观的思维。

这个世界有一个规律,包含两极则合于道。中医合于道,包含“极简单、极复杂”这两极。极为复杂多变的万物类象,外在化现出的各种诊法、治法的运用。看似无穷无尽,但是背后都有一个极简的核心。试想如果没有一套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知道万物类象,也很难用于实践。看到了中医的那些诊断方法,也很难整合的理解为万物类象的运用方法。所以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