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何有的医书说薄荷辛凉,有的医书却说辛温?
淼师:的确如此,而且临床发现薄荷确实有时能解凉,有时能解热。理解这种问题务必需要有一套解释问题的理论框架。在框架内积累的经验才能解释这种看似外在矛盾,其则内在统一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框架解释不了这个问题,那无非有两个选择:不懂即不用——按自己的理解用药,不理解的部分不用。如果利弊都看不懂,干脆都弃之不用。完善自己的框架——扫除盲点。这意味着需要拓展框架,以达到包容此药的程度。
这两条路谈不上孰高孰低。前者舍弃了一些东西,但取舍有度。框架小,容易自洽。后者扫除了盲点,但需要拓展框架。框架越大,自洽的难度也就越大。利弊取舍,大家自行决定。
薄荷本就入肝、解郁,性质辛散,再加上其本身没有特别强烈的寒热属性,所以无论是凉邪,还是温邪,只要是淤滞造成的,都能用薄荷开散淤滞。淤滞一解,这点凉邪、温邪自解。因为寒、热、温、凉不是病的本质,本质是淤滞。解了淤滞,淤滞所引发的寒热温凉就都自解了。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薄荷什么都能解。
这当然是比较浅显的说法。更深层的思考还得分析药走哪、入哪。比如一味凉药,对中土的影响非常弱,或者说不走中土,只往表走。里寒的患者在表淤滞化热就能用此药。但是如果此寒凉药有明显的走里的倾向,哪怕是从里往外散,里寒的人也不能用,否则会加重里寒。
再比如,有些药主要性质是解郁,温凉之性并不明显。在需要解郁的时候,常常可以忽略其温凉之性。因为这点温凉之性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小。即便如此,凡事也都要考虑周全。万一伤到患者正气得有应对之法,随证治之。
由此可见,一个点的问题永远不能只做这个点上的思考。不跳出这个点,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这个点,困惑就一直存在。一定得把它放在一个能够囊括现实的框架中去理解。所以解释一个问题就一定不能是只解释这个问题,一定要借此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框架。学生:如何理解“薄荷少用则凉,多用则温”?淼师:类似说法还有“地黄少用则滞,多用不滞”、“人参少用则滞,多用则补”······只是收集这些知识,显然无法理解少用和多用的区别。尤其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同样的药对其影响也不同,很难直接给“补和滞”下结论。所以你需要一个理论,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理论,任何一个单独的知识点,都无处安放。如果只照字面意思去使用这些断语,结果必然是用对了不知道怎么对的,用错了不知道怎么错的。
咱们常说地黄容易滞,可是临床就能见到用了地黄后,舌苔反而退了。于是才会有人说地黄不滞,有人说地黄滞。有的人两个现象都看见了,最后总结为“少用则滞,多用不滞”或者“多用则滞,少用不滞”。作为一个初学者就会非常困惑,到底听谁的?
所以学习之初,只能先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必然充满了缺陷,但容易被人脑接受。然后再逐渐帮他打开思维,或者开始就给他一个未来打开思维的铺垫。告诉他“先给你一个答案,但是不能执于这个答案。任何明确的回答,都有例外”。如此一来,学生未来其实会有几种变化的可能:
- 也许他依然会不知不觉的执于那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困惑始终还在。
- 能够不执于那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初学时感到无所依从。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困惑会越来越少。
咱们祖先说话从来都是大而化之的,这种说话的方式古人很适应,今人很不适应。所以书中的这些说法,咱们得翻译一下。比如这句“薄荷少用则凉,多用则温”。从薄荷的性质出发,即可明了。薄荷是一味力量不大的升散药:少用则凉——气分的轻微淤滞引起的淤而化热,少用一点薄荷,正好可以散此微淤,散此虚热。虚热一散,人即觉凉爽。所以表面上显得薄荷有凉性,实则背后是一种开解升提之力在起作用。多用则温——薄荷用多了一定能升提更多的气机。气多了便能温。
习惯了这样的思维,你也就能触类旁通的理解“地黄多用不滞,少用则滞”了。多用不滞——说明此人最根本的短板就是阴虚,化滞也需要阴的参与。滞象就是常年阴虚、运化无力造成的。加强了最短板,滞象也就随之改善了。当然开药时,也不会只放地黄,肯定得辅助一些运化、消导之法。少用则滞——说明此人短板不在阴虚,再用滋阴药自然就运化不开。
最终的疗效是,药的作用、患者的身体情况、外界环境······各种因素促成的。所以这些断语只是咱们推演理论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