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核心——构建框架

学生:《中医基础理论》能否当做框架书看?
淼师:作为中医教材的《中医基础理论》,我只是粗略的看了看,没下太大的功夫。这本书是知识性的,也就是尽可能的把那些道理通过知识表达出来。同为理论书,《中医基础理论》貌似比《外经微言》好理解,乍一看能看懂。其实这种“懂”不是真的懂。就像咱们学习初期构建出的一个简单框架,貌似非常明了,其实也不是真的懂。只有框架内的知识彼此联系起来的懂,才是真的懂,而这需要做大量的思考。

比如,咱们想学习木防己这味药,就得看各家的解释。你会发现各家的解释多少会有点矛盾。这就需要用一套方法论把这些矛盾统御整合起来。在还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之前,可以先放一放,沉淀一段时间,最终你会发现,各家本质上没有矛盾。比如,关于木防己会查到如下几种说法:

  • 下行的药,有人说不是。
  • 通十二经的药,有人说不是。
  • 走表的药,有人说不是。

显然“是和不是”就是一对矛盾。此处确实很难,咱们学中医要面对大量这种矛盾,直到有一天你习惯了为止。这种习惯,来自于理论的推演和实践的体验。比如,看到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的条文,知道二方治表有水气,继而就能知道木防己肯定能走表。能走表,就能上行、外行。而有的医书说木防己是一个下行的药,在临床中也确实能观察到,用了木防己治水之后,排湿主要从小便走(下行)。二者结合之下,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木防己能通十二经,无所不走。

此时,无论是说下行,还是说上行,在你这就不再有矛盾。你会明白,原来这些说法只是某些人对某些药的自我理解,因为这是其通过实践经验得出的用法。比如,当他需要使津液上行的时候,没必要使木防己,而用别的方法也能达成的时候,在他的判定体系里,木防己就不用于令津液上行。因为他有另外一套办法,所以就可以表述为此药不上行。

对于学习来说,不要把精力放在谁对谁错上。那样做是极其空耗和低效的。咱们常说,思维不在对错,在于适合与不适合,在于是否自洽。药物太多了,咱们不可能对每一味药都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案例上,更无法通过临床使用,一一积累经验。这样完整的研究所有药物,根本研究不过来。所以咱们学药通常是把握一定的方法,精深的掌握几十味药,就够用了。那些不能精深掌握的,咱们往往是片面的使用。也就是其他的功效都忽略,只用咱们能够理解的一小部分功效。

就比如,肉豆蔻在远公的体系中可以用来开解心包。而直到现在我也并不用它开解心包,虽然它确实具备此功能。只有开解中土的时候,我才用它。而肉豆蔻其他的功能,我并不用。所以咱们对药物的掌握,深入学习的也就几十味。外围的用药是取其咱们所能理解的一部分功效。再外围的药更多,只是在针对某些病证的时候,才加进来用以提高疗效的。

知识也是如此的分层,核心层是你掌握最纯熟、最精深的,数量少,驾驭能力强。而越外层的知识越多,驾驭力也随之降低。交朋友也是此理,最核心的总是最少的。

再如,寻骨风。我只在治风湿疼痛的时候才用到此药。它一味风性药,肯定还有其他的用处,只是我都不用。再如丹参,我只是在活心血的时候用,而它养心血的功效我是不用的。为何会做这种取舍呢?是因为在我的理法体系中,当某一环节需要这种功能的时候,正好此药有这个功能,我就用。而此药还有其他的功能,我用不到,就不用。所以无论是学药,还是学理。关键是构建起一套自己能够驾驭的体系,而不是一套更大更强更客观的体系。

这里面有一个遗忘的问题,曾经学过的东西和当前遇到的问题虽然相关,但就是想不到。这是学中医的另一个困难,没有太好的办法。咱们解决的方法是,精简教材,就这几本书反复看。因为你看的书越多,在需要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能够想起来的概率越低。如果能反复看少数几部教材,看了很多遍后,就容易联系起来。

在读条文、读医案的时候,要养成时刻用理论框架的方式来解构医案,解构条文。这样的联系足够了,所学知识才能得到随时随地的调用。此时《中医基础理论》上的那些知识点就不再是零散的、无关系的知识了,而是变成了能用的知识。这就是咱们常说的逐渐形成自洽。虽然咱们一直说,但是的确不容易。这是个水磨功夫,一点一点磨,一刀一刀刻。直到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刻出强烈的刻痕,遇见相关信息就立刻能想到。

咱们要求反复看的书,精简到极致就是《伤寒论》和《外经微言》的卷三、卷四。知识结构实际上是个倒金字塔结构,越深入核心的知识越少,越外围、越表面的知识量越大。平时的讲解(包括平台课)都是在一次次的演示整合方法,用这些方法不断的串联核心知识。这样学下来的同学,内心的感受大致如下:

  • 刚听平台课,觉得这些知识很新鲜。
  • 听一年半载后发现没什么新知识了。这些知识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临床用的时候,发现想不起来,老师一讲又全都懂。
  • 自己经过大量的思维训练,终于可以临床遇见时想起来了。

   到了第三阶段就可以独立看病了。剩下的路就得自己走了。无非是一些高效的治法,接触到的知识就都能纳入到你自己的体系中,为己所用。咱们中医发展几千年,有无数的同行,对于某些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东西一辈子也学不完。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方法,在理论上说得通,但真到临床的时候有多大的效果?对于哪类病有独特效果?对于哪种严重程度的疾病有效果?这些都需要你自己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