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A问:湿热入营,为何口不甚渴?
学生B答:湿热郁蒸,阻滞气机,气不化津,故口干而不欲饮水。
学生C答:热入营分,蒸腾津液上奉口舌,所以口不甚渴。
学生D答:营分津液被伤,致使脏腑功能低下,对水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于是渴感变差。
学生E答:热入营分,影响了脾的运化。津液虽伤,但也运化不了水。表现为虽然口渴,但不欲饮。
······
淼师:造成湿热入营,但口不甚渴的主因是湿。湿气的特征就是粘稠、胶着。它会令津液的运行速度放缓,整体代谢变慢,对于水的需求也相应降低。
单凭口渴来判断湿热证确实很有问题。因为湿热证的外在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湿热会表现为渴,有的却不甚渴,有的不渴,有的渴不欲饮,有的饮水则吐,有的饮水则胸闷······湿热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很多情况都有可能:湿生热——湿邪形成淤滞,淤而化热,最终形成的湿热。
热生湿——热邪蒸腾津液,令津液浊而化湿,最终形成的湿热。
脾虚生湿,感召热邪——脾主湿,运化力不足则生湿。此湿又感召了一个或内或外的热邪,最终形成湿热。
······
这么多种情况表达起来只能用“湿热”二字概括,但其背后的诸多可能性需要大家自行梳理、分析、总结,最终才能逐渐真正理解什么是湿热。从理论出发,如果仅停留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中寻求解释,即使找了相应的解释,也不能指导临床。而从临床出发,用一个宽泛的概念思考,怎么解释都不会顺畅。
应对湿热邪气其实是伤寒一脉最不擅长的。甚至在《伤寒论》的诸多注解中都会有意无意的避开湿热这个概念。大家仔细搜索《伤寒论》条文就会发现,关于湿热证的条文少之又少。所以此证势必会困惑伤寒学子。直到看了温病的透转之法才恍然大悟。温病前辈给了咱们一个新的角度、一些新的方法,使得咱们能够治以前治不了的病。由此,咱们收获了治病的成就感和求知欲的满足感,同时也势必会诞生出对前辈的崇敬和感恩之心。
顺便在品味一下,以症状鉴别为核心的思路,所带来的思维困境。诸如渴与不渴、饿与不饿、利与不利、汗与不汗······用这些症状直接鉴别病机,很容易陷入困境。用症状来鉴别证型,以证型来确定方剂的思路,本质上是一种极度简化的思维。因为其省略了背后的那套理论,以症状为主,理论为辅。当症状没有清晰的表达内在病机之时,自然会迷于其中。临证还得以理论为主,以症状为辅,不脱离理论就不会困惑。就比如,你知晓了湿气的性质,无论表现的是渴还是不渴,都能解释。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通过症状、脉象、舌象等信息来进一步诊断此湿证属于哪种情况的。得出一种判断,就找证据加以合参,在逐渐清晰的脉络中最终确诊。
治疗一个复杂的疾病就像一次遥远的旅行,路上有各种天气变化、地形变化、心态变化······比如从北京骑行到西藏,沿途好几个省,有好几条路都可以选。如果以症状为核心,就一定要找到每一个的路标,才能找到那些条正确的路。但是沿途的地标多如牛毛,这样做不但很辛苦,而且找不到路标就会迷路。而如果你心中有一套理论不断指引你,判断出一个大方向,就会发现有很多路可供选择。无论是找路标,还是直接找路,都很清晰明了。治病如此、诊断如此、用药也如此。盯着病、盯着症状、盯着方子,都难免陷入困惑。只有把核心放在理论上,以理御病、以理御诊、以理御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临床中从容不迫的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