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临证指南》——学如理如法

学生: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感觉与《伤寒论》有很大不同。如何读这种风格的书?

淼师:从教学角度看,一本好的教材,其教学目标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作者会以统一的写作方式,来实现这个的目标。从而让咱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他的意图,继而确定是不是自己所需之书。

《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书写格式非常统一。无论案例长短,肯定有病机(理论)、症状(诊断)、方子(治法)。虽然并没有描述的非常详细,但在三者相互联系之下,可以互参互补的理解。和《伤寒论》相比,此书确有其表达的独特之处,比如:好多方子都没给剂量——不写的用意在于,提示读者注意病情的变化多端。应对变化多端的重要方式就是在剂量上灵活调配、不拘一格。症状的表述也都比较简单——这也是此书看似难懂之处。但看几个病例就会发现,所列症状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便如此也不能见症直接诊断病机。既然不能用症状组合对应方子,所以作者索性就把症状写简单了。

每看一个这样的条文,就能做一组理诊治的连接。每做一组新的连接,就能与之前学过的理诊治体系相连接。如此训练、思考、推演下来,自然能够触类旁通。再临证时,无论是多么错综复杂的脉色症表现,你都能连接到相应的理论,给出相应的治法。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理论解释脉色症。如果解释通畅,就能得出稳妥的诊断结果。如果一部分症状解释通畅,另一部分解释不通畅,得出的诊断结果就不稳妥。有可能不对,有可能对。即使侥幸对了,也不知道怎么对的。所以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态,抓住能解释的,而忽略不能解释的。自以为抓到了主证,就可以舍掉从证。如果还停留在这种思维方式,病情稍有复杂,就迷惑了。

读书的人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整体观的理论框架,就可以把这种书当成工具书来学习。因为仅有框架还没法用,临床能力还需很多具体细节的填充。这类书正好派上用场,不但可以就某些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还可以印证所学,从而进一步将理论、诊断、治法融汇贯通。而如果把书从头读到尾,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了,反而非常低效。所以读书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读,针对自己的短板去读。

比如,大家通过整体观的学习,对于痰饮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看这本书案例中的具体应用,对痰饮的治法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印证,对痰饮的理解必将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通过自己对病机的理解,给出自己的治法。这样练就的能力,就是你的临床能力。这样一来,当你遇见没治过的病,也能从容应对。

当你偶然发现某个案例上的治法,与你的思路一致时,就会对比两种方法的配伍细节。有了前面的思考与实践,你自然就有能力发现作者的高明之处和不足之处。是否升级原有治法就随你所愿了。遵循自己思维线索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这么学虽然慢,但是学一点,就领悟一点;练习一点,就收获一点。

由此大家品味一下,看书真的看的是书吗?看书何尝不是在看自己。书是一面镜子,看书就是照见自己、改过自己、完善自己。如果看书看的是别人,迟早会出问题。略举两个典型的情况:变得排他——看书是为了完善自己,而并非超越别人。如果为了超越别人,那么越看书就越轻视别人,学了这个流派就轻视其他流派。甚至看了很多书之后,开始轻视周围人。变成信徒——看书是为了明理以致用,不明理的信就成了迷信。迷信不能打造自己,只能照搬别人。如果照搬别人,那么看《伤寒论》,就觉得自己是仲景第二;看黄元御觉得自己是黄元御附体······看谁就迷谁,不能自拔。

无论是排他,还是迷信,都是在堵死自己的路,扼杀自己本有的各种可能性。读书的目的不是限制思维,而是启发思维。有了中医的思维方法,临证遇见自己没遇见的病,也能如理如法的治,就会如理如法的见效。所以与其说学中医是学“什么病怎么治”,不如说咱们一直在学“怎么如理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