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仙鹤草、蛤蚧能否替代人参?
淼师:人参既能补气又能益气。补气方面是能充盈太阴、少阴的根本之气。益气是能引导补上的气向外施展功能。当人体根本气机充足的时候,人参发挥的是益气功效。当人体根本气机不足的时候,人参同时发挥补气和益气功效。而仙鹤草只能通过固摄的方式向里补气。只有里气足够之后,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再向外施展气的功能。所以同样是根本气虚,如果中土吸收运化之力尚可,就可以用仙鹤草代替人参。反之,如果中土没能力吸收运化足够的营养,用了仙鹤草也固敛不了多少。此时如果非得用仙鹤草敛气补里,外层气机将会更加不足,外层功能必然大受影响。但介于人体自愈力的强大,用这种方式恢复里气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过程肯定非常艰苦。蛤蚧也是敛气之药,能够纳气入肾。不同之处在于,蛤蚧敛气而不化滞。因为凡是血肉有形之品,都会或多或少有一点通行力。
南方气候炎热,人体气机容易耗散,所以南方人常吃仙鹤草。南方的牲口干完活后,主人也会给饲料里加点仙鹤草。正是取其回敛、固藏之效。这种身体根本不虚,只是阶段性的过度向外施展功能,所带来的消耗不用人参补。一旦用了人参,反而容易补过了。
人参生长在山上,吸取天地之气。十年、二十年积累出来的力量,是其他药比不了的。所以人参大补元气的最核心的功能无法被替代,能替代的只是一些分支功能。学生:人参入太阴的能力强,还是入少阴的能力强?淼师:其实人参更擅长入太阴。如果想让它入少阴,要么用药引,要么大量用。这种归经信息,可以从药书中查到。如果某本药书写的不清楚,就多看几本,反复对比即可明了。有时不同的书对同一味药的记载确实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之处常常说明这味药的这方面属性本就是左右均可的,或者说是不明显的。因为明显的性质,大家看法都一致。照着这个方向去实践即可逐渐领悟这一属性。而不明确的属性,其实常常是这味药的次要属性。比如薄荷,有的书上说温,有的书上说凉。其实无论是温,还是寒,都不明显。于是用薄荷可以先忽略掉“温凉”这个次要属性,直接取其入肝、升发、解表的主要属性。至于薄荷是温是凉,再从临床反馈中逐渐摸索。配伍什么性温?配伍什么性凉?什么人用了性温?什么人用了性凉?······无论是学药,还是学条文、案例,都是先抓共性,然后再去鉴别差异,即知常达变。方法论永远比知识重要。
有了整体观、万物类象、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再看那些知识,就有办法去梳理、领会、学有所用。按照这些方法去练习,不知不觉的这套认知体系就建立起来了。但如果不练,就构建不起来。构建不起整体观框架,学习知识就还是局部点对点的理解。这样积累的知识越多越散乱。彼此独立的散乱知识不可能转化为能力。如果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能力,学中医就容易了。只要把《伤寒论》背下来就会看病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只能说把《伤寒论》背下来,知识要点牢记于心,有助于临床能力的学习。但绝对不能直接等同于临床能力。
整体观体系是一个圆,所有的知识点都在这个圆里。要理解任何一个知识点,需要整个圆。没把整个圆构建起来之前,里面的任何知识点都不可能真正理解,更不可能灵活运用。所以解答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取决于构建这个圆。无论怎么讲,都只能是圆里的一个点。如果没有自己的练习,也是徒劳无功的。依然是一一对应的思维模式。说到阴就是阴,想不起阳;说到补就是补,想不起泄;说到补脾就论补脾,说到补肾就论补肾······拆开论的脏腑学说是无法应用的。
知识基于语言表达的局限,只能一个一个的讲。在心中构建的时候,却不能是拆开,一定得整合。这个工作老师无法代劳,只能自己帮自己整合。无论看多少书,听多少课,如果自己没去整合,学的也只是散装的知识点。把它们编织起来才是一个整体。编织就是练条文、练医案、练思维。这是咱们的基本功,只要是做了,就会练成。没去练,学多少年照样学不会。
有时间就去翻条文,每次看到同一个条文,都试着以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这次用脏腑解释,下次用六经解释,再下次用一气周流解释······你会发现有的条文用哪套体系都能解释,有的条文又只能用某一套体系解释,有些条文需要几套体系综合解释才能通透。
基本功就是这么反复磨炼出来的。这种练习不是老师能检查出来的。心中有没有练,只有自己知道,外在看不出来。最终直到临证,才能看出来平时有没有下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