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赵老用姜——品加减之道

赵绍琴医案:一少年发热,服用元参、石膏等寒凉药不效,反而不食、不眠,卧床不起。辨为病久热深,遂加大寒凉力度,并加入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几剂后,病愈危重。赵老接手后,用通阳、温中、宣化疏解之法,开闭通窍。两剂病愈。

处方——香豆豉12克、炒栀子3克、前胡3克、藿香叶10克(后下)、菖蒲10克、郁金6克、厚朴3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白蔻仁末1克、淡干姜末1克

淼师:借此案随缘讲一点温病的用药法度。此方半夏、厚朴、干姜末温散燥化中土。香豆豉、藿香叶、白蔻仁末芳香开散化中、上焦之湿。上六味主攻气分。藿香叶、菖蒲、白蔻仁兼顾透转卫分。总的来说是一个气分至卫分的透转之法。学习这种用药组合,开始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硬记下来。再逐渐通过其他医案、条文不断验证,加深理解。此证从六经论是少阳至太阳之证,用经方可以是柴胡桂枝汤加栀子豉汤。由此对比一下卫气营血与六经两种思路。

从方测证可知,即便之前大量用寒凉剂,也未伤及患者根本阳气,形成寒证。因为方子里唯一的热性药干姜,不但用的是粉末,而且只用1克,显然不是为了驱寒。由此品味一下赵老用药的细腻,用这1克干姜粉来帮助中土微散,以运化气机。这点力量不足以驱寒,但是足以帮助鼓荡气机。

解读不同流派前辈的用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一套解读方式、理论框架。人无法认知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所以咱们的解释都得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学习的重点其实是构建这个认知范围。认知范围要不断调整至适合于自己的程度。范围小了,则理解不了;范围大了,则脑容量承载不了,难以自洽。

自洽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观念。理上的自洽,首先需要在理上能推演的通,然后再反复在理上验证。验证需要不同线索的推理,单一线索的推理验证没有价值。理论上充分验证了,再去实践验证。可以通过自己的临床验证,也可以通过别人的案例验证。届时再看案例,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这个案例本身的内容了。

比如此案,赵老用1克干姜粉帮助通行开散中土阳气。这个方法就很有意思。理论上咱们能明白,赵老也给咱们演示了。是否收入囊中,是否临床使用,就看自己了。

其实学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用。学习前期要积累好多东西,这是一个加法的过程。加到一定程度,就自然会做减法,淘汰、筛选掉多余的东西。淘汰掉的东西恐怕有九成,最后剩下的一成就是你用得最为精熟的部分。这就成了你自己的用药法度。这个过程一定是在你的理论指导之下,诊断出来的一个结果,再加以治疗,再得到效果反馈。一次一次这样的反馈,最终发现哪些药在你的理论下好用,哪些药不好用。

咱们诊断中脉诊和望诊的比重较大,就会通过脉象和望诊信息的改善程度,来决定哪些方药用起来顺手。至于其他九成的药也就逐渐不用了。用药法度的简化过程有点类似于“化有招为无招”的过程。于是可能会出现一个令初学者费解的现象,一些保一方平安、口碑很好的大夫,看什么病都那用十几个方子、二十几味药。来回来去就那点东西。其实就是因为他完成了化繁为简的过程,沉淀出了精深的用药法度。有的时候可能就几味药的方子,剂量稍稍一变,打的病位就完全变了;有的时候就加了一味药,会使得整个方子方向大变······

开始学的时候,不必追求这个境界。还得先玩加法,别怕麻烦。明知道学的大量东西,最后用不到,也得学。因为做减法之前,无法知道需要减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