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内经脉语”

学生:脉经上说“单弦为饮,双弦为寒”,临床中为何不灵?

淼师:类似的断语还有很多,诸如“弦主郁”、“弦主饮”、“弦主寒”等等。用一一对应的思维,就会陷入困境。显然这种表达不是指向具体运用,而是在说理。意思是理论上“郁”可以现出这几种脉。当临床遇见这几种脉时,就要想到有郁的可能性。有了这种可能性,就能顺着这条线索,寻找更多的信息来印证,合参之下才能最终确诊。

直接用“单弦为饮,双弦为寒”,辨证的准确率非常小。单弦可以是饮,可以是气郁,可以是寒······双弦可以是寒,可以是气郁,也还可以是左路气郁、右路水饮······用万物类象的方式去理解、去追查、去合参,才能找到逐渐接近真相。要应付复杂的临床,一一对应的理解方式必须尽早升级。

一一对应的方式无法理解脉。麻黄汤证有紧脉,小柴胡汤证也有紧脉,好多条文中都有紧脉。而临床中的紧脉比条文中的还多,怎么可能有明确指向呢?所以还得耐心的理解推演这些紧脉背后的原理,才能在临床中游刃有余。

一一对应的方式甚至不能理解病性。比如看似确定的“寒”在不同流派,也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流派把阳气不达也归类为寒,即使这种不达的内因是气机闭郁造成的。而咱们对这类病机的定义是闭郁。只有那些必须用干姜、附子、桂枝、硫磺等热药扶阳驱寒的证,咱们才定义为寒。因为这么定义背后,都带着相应的治法。定义寒证,用热药应对;定义闭郁,用解郁、开散药应对。如果咱们定义的寒证既能用解郁药,又能用热药,在理论定义上就会带来一定的混乱。即便在合参之下,内行能够理解这种混乱背后的有序。但在初学者看来,这就是混乱,就会无所适从,学习起来就会倍加艰难。

中医的传承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这些定义的混乱呢?其实这恰恰是因为中国文化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要达到大而化之、以简御繁就难免在表达上模糊处理。这种模糊表达对于古人没有任何问题,对于今人就成了问题。因为咱们已经习惯标准化的、一一对应的、标准答案式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跟古人已经迥然不同。具备这种思维方式的现代人非常少,训练起来也不容易。因为西化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了。好在学中医能够潜移默化的恢复这种思维方式。只要放弃一一对应思维,咱们中医学子建立传统思维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