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针刺穴位是否需要有跳动感才能起效?
淼师:针刺穴位不一定有跳动感才起效。只要辨证准确,酸麻胀痛任何感受出现,都能起效。而且没必要刺的过深,只要有感觉即可起效。以理御法是咱们使用针灸的态度,所以主张先学理论。咱们的态度不代表真理,但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比如,咱们不否定手法的功效。只是发现脏腑、循经、全息结合的方法已经很好用了。但如果辨证有问题,再加何种手法也无济于事。当然理论上说,最佳方案是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再加入手法。
做一个假设:如果针刺必须跳动才有效,那么取穴就变得简单了。一定是动脉附近的穴位最易跳动,也最有效。按照这个理论去验证一下,便知其问题所在。你会发现很多穴位根本就是不会跳。但这些穴位依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无论学了什么东西,要想最终变成自己的能力,都要经历证真和证伪的过程。先去证真,证明其有效性。因为如果无效也就没必要学了。然后再去证伪。证伪的目标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探知其有效的边界,以便使用在合适的地方。因为无论什么理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准。一定得放对位置、用对场景,才能有效。
以大黄为例,理解一下这个起效边界的问题。太阴篇说太阴虚者慎用大黄,否则会越攻越虚,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多麻烦。这个道理本来没问题,但是如果出了适用范围就又有了问题。比如,太阴确实虚,但如果胃肠道淤堵严重到升降斡旋失司、饮食不下的程度,再不通腑就阴阳离绝了,就不得不暂用大黄之类的通腑药来保命。虽然这样做会使脾更虚,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但为了保命,也只能如此。由此品味一下,同一事物至少要从两极的角度考虑,才算相对稳妥。
学医之初肯定要训练思维惯性,看见一组脉色症立刻能想到一个道理,继而得出相应的诊断和治法。这种思维惯性就是你临证时的应答反应。
但迟早你会发现,当思维惯性固定下来之后,反过来会影响进一步思考,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在此应答反应之外的判断就难以想到。这个阶段就已经能治很多病了,但是要想继续提高医术,就得再努力摆脱这种思维惯性的控制。这件事非常不容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练得出来的。
作为医者,最常见的思维惯性是:临床症状都是病,都需要治疗,但实际上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治的。比如,有人太阴脾虚积累了很多痰湿浊饮,经过调理,正复邪退,自然会出现一些拉稀的症状。这个症状是正常的排邪表现,不需要干预。不但不能干预止泻,还得帮着他拉稀。
再比如,脏腑虚弱、失眠日久,经治疗脏腑功能得到改善,于是症状会变为嗜睡。这种嗜睡就不是病,也不用治。嗜睡正是身体恢复气血的表现。此时如果因为惯性思维,把嗜睡当成病去治,就会打乱治疗进程。
由此可见,只要从一个角度出发,就有其片面性。哪怕从那个角度看是一个完美的理论,换个角度看也有问题。所以咱们才不厌其烦的用多角度的、整体观的方式来解决那些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