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脉“火虚土实”

学生:如何理解“心脉虚、脾脉实”?

淼师:解脉本质上是在读象,先把形象的东西抽象化,再把抽象的东西再次形象化。之所以要抽象化,是因为中医理论本身是高度抽象化的。而再次形象化是为了指导具体实用。

再换个说法,解脉的思维过程就是把指下的感觉用理论翻译成一种整体的全景图,失衡、失畅之处一目了然。明确了这个诊断的大方向,就可以做进一步的细致诊断。

比如,当你号到一个心脉虚、脾脉实的脉象,言外之意整个全景图的核心问题就是心虚脾实。顺着这个方向,再去追查更加细致的病机。追查过程中不断印证前面的线索,直到形成诊断链条,印证的越充分、链条越紧密,诊断的把握就越大。诊断的把握越大,着手治疗就越从容。诊断过程中,理论思维和实用思维要相互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要相互切换。所以咱们的理论解释就必须稍微具象一些,否则会因太过抽象而无法传递。

学生:心火虚和脾土实有何内在联系?

淼师:思考这个问题要从心火和脾土各自的功能出发,相互结合考虑。脾胃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心火。心火不足,自然脾土的热量就不足。于是此时脾土化生的实邪是热邪的可能性就不大。而化生寒、湿之邪的可能性就大。这种概率差异缩小了诊断方向,从而避免漫无目的思考。注意此处只是线索,并非确诊。线索只是一个大概率的方向,照着这个方向追查,确诊的可能性更大,但并非绝对。有可能追查过程中发现这个方向不对,就得再次换方向追查。

心主火、脾主湿。于是心火虚造成的脾土实,必然有湿。因为运化湿是脾的本质工作。无论何种原因伤害到脾,一定会影响其本质工作。当你号到心虚脾实之脉时,哪怕没表现出湿症,也能知道内在一定有湿。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读象得到的,而是推理出来的。

“心火虚、脾土实”的治疗思路就是《内经》中的“虚则救其母”。脾的实是因脾虚造成的,而脾虚是心虚造成的。这种实就不能用“实则泄其子”之法,必须治源头的虚。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心肺都虚兼脾实。脾的母(心)和子(肺)都虚,更不能“实则泄其子”,否则越泄越虚。书上的这些理论,应用到临床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场景,不得生搬硬套。道理是对的,但如果用错了地方,也会适得其反。

于是为了弥补《内经》“虚则救其母,实则泄其子”这类断语的理论盲区,咱们又能在《伤寒论》中看到“随证治之”这种话。这两句话隔着好几百年,却又如此契合。如何才能发现这种契合?唯有建立理论框架。哪怕初建的框架充满了瑕疵,也要用它去解释。当然这个构建过程需要不断的纠错。只有这么学才有可能,把相隔好几百年的两个理论融合在一起。于是在咱们看来不同流派的历史意义其实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抨击、相互否定。

随便举一个例子,遇见寒证很容易从《伤寒论》中找到对应的条文,可是遇见“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之证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答案。如果初学者面对这种情况,想用《伤寒论》的方法应对,确实有点无所适从。直到多年以后,真把《伤寒论》研究透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你会发现,解决这种问题用“温病”理论就非常简单,完全没有这个困惑。即使没有很深的功力,也能解决这种问题。

反之也是如此,有些病用温病解决,需要很深的温病的功力,但用伤寒体系理解就很容易解决。比如,清末、民国时期,有大量发热症治不好,直到伤寒学派复兴,才得以轻松应对。所以当咱们在看到这种案例的时候,感觉很莫名其妙。这种发热症怎么会治不好呢?其实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流派的短处跟另一个流派的长处之间的差异所在。

由此大家再品一品,咱们表面是在讲“心脉虚脾脉实”,实际上是在讲学习方法论,是在讲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只要掌握这种思维,所有具体方法都是可以灵活自行推演的。

总等着老师给出答案,是学不好中医的。老师讲一,自己要去推演三。老师没讲到的,要去自己探索。比如用药法度,每个人都可以列一个表。但老师直接给出的表,无法成为学生的能力。得自己构建自己的表,才是自己的能力。即便我把这样的表给大家,那些药在那些表格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个药并非一种功效,每种功效也并非一种药。所以咱们不用这种列表的学习方式,而是用整合的学习方式。当讲到用药法度的时候,一定是放在一个理法、一个案例里讲,这就是整合的讲。只有整合的思维才能用。透过案例、条文、用药法度等具象理法,不断的养成这种抽象的学习方法论,即可举一反三的自行成长。练习的过程就是“理诊治”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完成这种训练之后,就有能力治病、教学了。但教学还会遇到一个困难。学的时候是包容并蓄学的,讲的时候却无法一起讲出来。能讲出来的,都是分裂的。所以同一个问题,只能分多次以不同的角度反复的讲。

如果当你听完本次“心脉虚脾脉实”的讲解后,能主动的推演其他可能性。乃至于“心肝脾肺肾”的虚实能自行推演一遍。恭喜你,快学会了。如果认知还停留在“心脉虚脾脉实”这一个知识点上,就还需重复上面所说的练习。整合的学习方法看似低效,实则是真正的高效。那种大量的索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看似高效,实则低效。因为别人总结的知识很难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理解到、联系到、验证到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简言之,整合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