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法之困——突破瓶颈

学生给大家分享了一张图:

淼师:这张图非常好,作者真是花了心思了。这位作者能够总结出这样的图,一定是因为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解体系。不过,我希望大家建立起自己的理解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整理自己的诊治方法,创造自己的图。如果直接用别人的方法,而没有真正理解方法背后的思想,这样的收获并不大。网上有很多特别有心的同行、前辈,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极其简单的用药法度。作为自己学医经验的集合,对他自己帮助很大。我以前想过这个问题,把自己常用的用药法度整理出来,教给学生。这样教,学生能更快的应付常见病。但在理论体系未成之前,就教这些,显然是拔苗助长,成不了材。

这种简便法,就像动物反刍出来的食物。大鸟吃完了,消化一半,再喂给小鸟。这种反刍之物,喂喂小鸟还行。而且小鸟不会一直吃这些,再长大点就不吃了。这种简便法的价值就是,可以更容易的让初学者度过幼稚期。度过了幼稚期,就不能再玩这些东西了。但人有一种惯性思维,把一套方法用的很熟练以后,再改就千难万难了。所以学医中后期,一定要把精力放在整体理法的构建上。

类似的简便法还有很多。比如舌象对应药,也会大概率有效。但是不知道背后的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不能动态的看待问题,思维就还未练就出来。一旦病情趋向复杂,还是治不了。初学中医三五年内,可以积累一些这类知识。毕竟很多人研究的高效对应成果,各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指望学这些简便法,提升整体医术是做不到的。最终会发现,要提升医术,还得回来踏踏实实的打理论根基。用理论联系诊断和治法,从而构建体系。这件事迟早要做,这是咱们唯一可以取得突破的方向。

我个人的经验是每一次疗效上的大突破,都是因为理论上的提升。比如:突破一——学会了滋阴而不滞。当遇到滋阴化滞的情况,思考总结其背后的原因是运化力和通行力不足。于是总结出滋阴不滞的两个条件:A.滋阴需要脾有足够的运化力。B.滋的阴需要通行起来。突破二——融合一气周流思想。看待人的视角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当前一刻的静态视角,过渡到“过去、现在、未来”动态演变视角。突破三——融合温病学说。学习了赵老(赵绍琴)擅长的透转之法,即咱们常说的通行。那些寒热虚实并现等证,治寒则热,治热则寒,补虚则实,攻实则虚······学会了通行的理论和方法,就能应对自如了。

所以咱们一直在强调理论、诊法、治法要平衡发展。而失衡的发展其实比比皆是。比如,如果理论非常强大,精通各部典籍,可是落实到治病上却不行。这样的人也只能做一个中医文化的推广者。而如果只关注方药,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方药。不断的找特效的方药,而轻视理论。甚至觉得不用究其理,只要会用药,就能把病治好。这样做也能应付临床,但只要病情一复杂就治不了。

咱们提高疗效既不是因为掌握了什么高深的理论,也不是因为找到了什么高效的方药。只是单纯的因为咱们在理论、诊断、治法上一直在平衡发展,而且理解不断深入。

比如,近日就有一个听友咨询他的乏力。如果没有理论上的理解,乏力就仅仅是一个粗略的信息,难以深挖。咱们就以“乏力”为例,演示一下如何在理论的层面上深挖症状,以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首先,判断虚实。只要有理论的指导思考,判断乏力的虚实,其实非常简单。只要问一下,活动后是否改善即可。活动后有所改善的就有实证,或单纯的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然后,再从正气虚的角度分:1.外在身体乏力——内在不觉得乏力,脏腑之里没有疲劳感。这种乏力常见于体力劳动者,只需睡一觉,就能改善。第二天就可以接着干体力活,体力劳动者都是这种累。2.内在的乏力——来自于脏腑之里的疲劳感。这种乏力,轻则休息后暂时改善,但支撑不了一整天,重则休息后不改善。比如,有一个病人,治疗前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少了一半。他的切身感受是一股来自内在的虚弱。

由此可见,同样是乏力,不同程度的乏力,其背后治疗的难度和治法却天差地别。那种睡觉都不能改善的乏力,绝对不是吃点补虚药就能补上的。睡觉后能恢复的虚证,相对就好治的多。要深挖,就需要理论支持。乏力背后肯定是不同程度的虚,不同性质的虚。这样梳理完虚证,再梳理实证······仅仅一个乏力的症状,就能引出不同的辨证线索。岂是“乏力”二字能表达清楚的,岂是简单对应的治法能够洞彻其机的。

学习中医千万别图省事。图省事的方法,天花板很低。构建这种用药法度、诊断法度,要不断思考自己的理论,继而和诊法、治法取得连接,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用药体系。这套体系不必跟别人一样。同一味药在不同人的理解体系里,使用价值和方向是有差别的。比如,医书上说肉苁蓉能够养肾,但我从来不用它养肾,而是常用它恢复大肠的功能。对它养肾功效理解更深刻的大夫,就可以用它养肾。

在理上的深入,就能整理出自己的治法体系。有了理法体系中的一个个法,自然就能找到对应的药。先整理出这样的法,然后试着用药去验证,逐渐就能形成了你自己的用药法度。积累几年后,再读医书,就会发现你的某些用药法度和某个前辈心有灵犀。也会发现,有些法度确实是你自己的风格。比如,我常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汤的化裁,作为治虚损虚劳证的底方。这个方法很少人有人用。之所以这种方法能行之有效,一定是先合乎于理,再由理立法,继而以法组方。因此咱们一直强调走以理御法之路。

假设一下,如果你学的就是对应,方证对应、脉药对应、舌药对应······当症状发生变化,没发烧的变发烧,没呕吐的变呕吐,拉稀的变成大便干燥,大便干燥的变成拉稀,能睡觉的变失眠······这些症状变化是好转,还是恶化呢?用这种直接对应的思维,就很难分析。最终还得用理论去分析信息,这条路是避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