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迷思——猜中求证

学生:为什么读了很多条文和医案,临证还是没有头绪呢?

淼师:学习中医,练习的过程至关重要。以何种方式练习,临证时就会做出何种反应。比如,如果一直在不完整信息下“猜证”,潜意识积累的能力就是“猜”,最终临证必然没有把握。所以练习之初,一定要尽可能的完整收集信息,在此基础上反复思考。这种方式看似笨拙、缓慢,实则扎实、高效。所有的基本功都是在“笨拙”中练出来的。

就这样不断的打磨,终有一天你在临证的时候,积累过的思路会自动跳出来,循着这些思路就能继续开展追查了。不同患者需要补追的信息是不一样的。练久了自然就知道哪个患者需要补追哪类信息。以此来验证你的思路,直到确诊。只有完整的收集信息,深入的思考,才能练出这种诊断能力。

塑造自己的潜意识一定要谨慎。因为一旦塑造出来,就很难改了。中医能否学成,关键不在表层意识,关键是潜意识的训练。表层的逻辑意识复杂而肤浅,里层蕴藏的意识简单而深邃。潜意识能更为直接表达一个人的诊断能力、治病能力。

万事开头难,学中医更是如此。初学者想收集完整的信息并不容易。首先初学者没有足够的临证机会,其次即使病人在面前,也不知道该如何完整收集信息。于是当我们理论框架初步成型,需要实践打磨之时,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就是看案例。但是案例不可能给出完整的信息。在这种条件下锻炼诊断能力,还是很困难。

于是咱们给出的读案方法是,努力将案例信息完整化。也就是把案例中缺少的信息补全。虽然补全后的信息不是这个案例的真实情况,但是能在自己理法框架内做到自恰,就实现了一次完整的练习。陆九渊说“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读案的目的是案例注解、打磨你,而非你清晰的分析这个案例。

一定要避免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始诊断训练。这样的训练势必带着几分猜的意味。非常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练的。但是你们要避免这种错误的练习方式。当面诊断一定要把脉色证信息收集全了。这样做势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值得。当你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初步成型后,正需要这样的训练。刚开始看病,完成这样的训练需要一个小时。随着不断的练习,你的诊断速度就越来越快了。而且这种“快”是建立在完整收集信息基础上的快。这么练出的诊断能力是扎实的。

学生:补全案例信息也是在猜,但临证时咱们如何做到不猜呢?

淼师:学习案例的猜是迫不得已的,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个猜的习惯带到临床。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就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不要认为自己补全的就是患者的真实情况。猜的目的是为了合于理法,以此锻炼自己的能力。咱们用这种方式来模拟临床,所谓“借假修真”。真到了临床不能猜,也没必要猜,因为患者就在身边,有完整收集信息的条件。

读案脑补信息的方式确实会养成猜的习惯。针对这一难题咱们也有应对之法,即多猜几样。如果只猜一样就不知不觉认定这个猜测就是真实情况,但多猜几样就不会了。然后通过追查脉色证线索来证真和证伪。证真即可确诊,证伪即可避免误诊。病机越复杂,证伪越关键。

一旦习惯成为潜意识,就不好改了,所以不要只猜一样。只猜一样就容易把猜测的结果信以为真,从而慢慢养成猜的习惯。多猜两样就不会习惯性的相信猜测结果,从而慢慢形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有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有些人明明前半句说得还是假设,后半句就当真了。明明开始只是猜测,最终却真的为此执着,为此喜怒哀乐。把一个猜的东西当真,并且坚信不疑,麻烦就由此产生了。人脑的运作模式是先给结论,后做印证的。所以在认识事物之前,“猜”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你一定要清晰的知道初始结论只是猜测,必须经过证真、证伪,才能确定。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真正能做到并不容易。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先假设,再求证”,这个世界就再不会有谣言了。之所以有谣言,一定是没去充分证实,就直接信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咱们常说学习中医的过程其实是改变人性深层惯性的过程。不改变潜意识的惯性,就很难学好中医。如果未经证实就直接相信结论,甚至就按照这个结论去治病,后果可想而知。如果猜完后,能够去努力证实,临证自然可以从容不迫。在原有知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只是这么一个思维模式的改变,就会立刻使你的功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