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脉理——深思简化

学生:如何学习脉理?
淼师:刚开始学脉理,号脉时都是迷茫的。这种迷茫其实就是思考的表现。有了思考就已经开始积累了。再去看脉书,你会发现所有的脉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难直接套用。

脉理即是医理。医理即是“天人一体、万物类象”这个核心规律在人体上的运用方式。学脉的关键就是领悟医理。有多少理论储备就能理解多少脉理。有多少脉理,临证就能理解多少脉象。反复理解脉象、舌象、症状,不断的整合积累出来的就是你的临床能力。在脉诊未成熟之前,可以通过多收集问诊和望诊信息来确定内在病机。再通过确定的病机,结合指下感觉,来理解脉象。所以学脉要有耐心,要不断建立医理和指感的联系,才能逐渐提升脉诊的应答反应。

学生:有没有简便的脉证对应方法?

淼师:在中医历史发展的传承中,确实也曾经诞生过一些小的分支,用简单的脉色症组合来对应方药。临床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之所以很少讲这些内容,倒也不是因为咱们轻视“术”的层面,而是因为总讲这些东西,很容易让大家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学习这些东西,可以更快的获得一定的临床能力。这种体验容易让初学者陷入对“术”依赖,从而放弃对理论体系的追求。反而阻碍了其进入到真正中医殿堂的道路。随缘略讲一点,大家还是多领会思路,还是不能脱离整体。即便是一个简化版的整体,也得有整体,否则临证定生迷茫。

号脉先分主次,从左手、右手、寸、关、尺、浮、中、沉等各个角度,找出最为异常的部分,这个异常或实、或虚。这就是当前要重点处理的主要矛盾。至于其他部分虽有异常,但尚不明显,就先不处理,或者稍做处理。

假设发现最异常的部分在心脉和肝脉,心脉沉细、肝脉细弱。其他各路脉的异常相对不明显。仅凭这两个信息,再参照一下舌象,即可简单辨证,以此开方。

比如,舌红偏干,现出阴虚有热之象。此时心脉、肝脉的细,就属于阴血供养不足。以此开方,就用乌梅、白芍、当归润肝之阴血。再加凉性的升发药——青蒿。假如自身的阴血尚足,问题出在运奉血的环节,用丹参即可。这就是中医传承中产生的小分支——凭脉开方。大量的积累这样的经验,也能在临床处理很多问题。但如果每天都直接学这些东西,不去深入理解和思考,学的越多越迷茫。临床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了。

就比如,同样这个心、肝偏细的脉。如果舌色淡,阳虚象具足。此证又得辨为心、肝的阳虚证。方子就得用桂枝汤加柴胡。里虚还得加人参。

进一步思考,这种简化版的中医的源自于哪?从一个角度出发总结的简化法一定是片面的,只有全面整体的思维才能总结出普遍有效的简便法。所以简化版中医背后一定有一套有整体观的完整中医。或一个人终其一生,或几代人终其一生,不断积累、不断提纯,才能最终总结出来。总结简化法的本意是提高临床应用效率。但是在传承中,人们会对“简化模型”、“快速起效”非常青睐,很容易把其当成中医的全部。传承结果就是,忽略用法背后的核心,遗忘中医整体观的地基。

就这样代代传承、代代遗失。遗失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人再去总结,再去追本溯源。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总结、溯源后,又达到下一个巅峰。然后就又开始失传······中医就是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