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御“传方不传量”

学生:吴茱萸量开大了,是不是容易吐利?
淼师:吴茱萸这种药确实对肠胃有刺激。但是有的时候方子开对了,正邪交战之下也会表现出呕吐、腹痛、下利等中病反应。面的这种情况有两个选择,一是任其吐利,这样能迅速邪去病解。二是也可以减少用量,控制正邪相战的力度,但是得多吃两剂才能好。

曾经治过一个错用人参而吐血的案例。心、胃、脾里都有热邪,我用的是大黄、黄连、黄芩。喝了药就吐,接着喝再吐······反复几次,终于不吐了,热邪也随之而解了。

所以如果把服药后症状加重,直接归结为药量不对,显然就有点草率。所有的正邪相战,都能表达为症状加重。比如,如果患者是一个虚实夹杂的太阴证,因为正气的不足,就不可能直接用猛药快速的攻邪,而跳过中病反应。只能用缓攻之法,让胃肠道逐渐运化邪气,表现在外在症状上就是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腹痛、腹泻。此时如果减少药量,也许可以降低中病反应的概率,但并不能绝对保证没反应。因为哪怕是只扶正,不攻邪,当患者正气恢复的时候,机体也会自行排邪,使得胃肠道蠕动加剧,就会表现为腹痛、腹泻。所以这个问题其实跟用量关系不大,跟正邪交战、此消彼长关系大。

再比如,有种说法是“有汗不用麻黄”。但是遇到寒痰寒饮造成的多汗症,就得用到带麻黄的小青龙汤。前提是阳气和津液能够扛得住,即可驾驭这些药清理体表的寒痰、寒饮、寒湿。清理这些邪气的过程中反而会出更多的汗。此时会不会怀疑方子开错了呢?还是药量不对呢?

中医理论中,单论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难理解。难点在于,临证时能否想到那个最合适的理。因为各家各派有不同的理,同一个流派有不同层面的理。临证用对了,就能解决问题;如果错配,就会陷入迷惑。

这些理可以深入的分析方剂的比例。比如,四逆汤为何重用炙甘草?通脉四逆汤为何又把炙甘草的量降低?为何还加点葱白?为何干姜附子汤干脆就没加炙甘草?对比之下就能发现同样是驱寒,可以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烧,也可以是全身通行的烧,还可以是从里向外烧。以什么方式烧,一定程度取决于用多大量的炙甘草来固守。虽然这些道理祖师爷没有明说,但通过对比条文,就能领会其背后的用意。理解了这些用意,药量轻重的使用原理也就随之掌握了。

由此可见,药量轻重、比例,可以通过分析条文、方剂来领悟。所谓“传方不传量”,并非不传量,而是不同的量背后有不同的理。用对了那个理,就能灵活的用对那个量。否则,就只能用原方治书上写过的病。书上没写的病,就治不了。

“用合适的理去解释千变万化的表象”是中医的重要能力,也是学医的困难所在。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直接获得这种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唯有反复练。因为表层意识掌握不了这种能力,只能通过潜意识不断积累。只要坚持练习,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能力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