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黄芪用量——摆脱人性束缚

学生:如何理解当归饮子和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差异?

淼师: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黄芪的用量技巧。而黄芪的用量技巧本质,其实就是人体气机虚实的原理。如下:益气与补气——当根气不虚时,用黄芪可以调动气之根本,来加强气之功能。所以严格说,黄芪的这种功效被咱们称为行气、益气。而根气虚时,用黄芪就补不起来,需要用到人参向内补固根气。所以人参的这种功效才能称之为补气。扶正与驱邪——黄芪正常量用可以行气、益气,而大量用还可以驱邪。具体到临床用量,则因人而异。什么量是正常?什么量是大量?不同的患者,应有更加个体化的设定,不可一概而论。

梳理完这些理论再看,这两个方子就了了分明了。

当归补血汤——原方以四物汤为底方,加入疏风透表诸药。以方测证,此证为阴虚造成阴血外奉皮毛不足。兼有皮毛出现了各种邪气的困滞不畅,最终表现为各种皮肤病。主证是阴虚,为了帮助运化滋阴药,而加一点黄芪。所以方中稍加黄芪是为了反佐。参照理解一下炙甘草汤,主证是阴血不足。之所以加点桂枝也是为了反佐,帮助运化滋阴药。这是方子的设计思路,具体到临床如何设计,还得看具体辨证,不可生搬硬套。

黄芪桂枝五物汤——此方治血痹,黄芪量大。以方测证,这种血痹的形成是源自于气不足。用大量黄芪为活血驱邪提供动力。

于是理解黄芪这味药,就变成了不同方子的以方测证、以证解药。反过来理解也行,把药放在方子里理解,方子放在理论中理解。总之,只有基于整体才能真正的理解局部。因为局部一定存在于整体里。失去整体,局部无法点状理解。比如,要想理解“气”是什么。就得理解“气”的反面,诸如津液、血、肾水。这些逐一理解构成整体后,再理解“气”就真明白了。要理解《伤寒论》里的某一经,就必须理解其他五经。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那一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中医无法速成。因为不了解整体就无法了解局部,而整体又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直接表达出来。这就注定了,学习中充满疑惑。学中医之初,一定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状态。学医的过程就是从不明白到一知半解,再逐渐了了分明。跨过一知半解,直接了了分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真正明白,必须经历懵懂状态。只有接受了这个状态,在学习中戒骄戒躁,才能逐渐在理论上了了分明,最终在临床中从容不迫。

可以品味一下咱们回答问题的方式。同学们问到一个具体问题,就常常期望得到一个具体的答案。但如果真给了一个具体的答案,就成了无效回答。原因就是问题不可能点状理解,一定是通过整体理解局部。而用“整体理解局部”这件事,根本不可能通过几句话表达出来。所以我回答问题的时候,轻结论重思维方法。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比答案更重要。希望大家逐渐适应这种思维方法。当你能灵活运用此法之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迎刃而解。适应过程就是不断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彼此不断构建,直至圆融。

曾几何时,我都是自己修电脑的。直到有了一键安装的U盘,就再也没自己装过系统。因为一键安装的思维方式,让人觉得很舒服。直到有一天电脑坏了,突然发现用惯了便捷的方式,不习惯自己修了,也不想动脑子了。后来我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是如此。有了便捷的结果,就不会有人自找麻烦的去追究过程了。但是偏偏这种便捷,在学中医上却很有问题。

电脑系统可以一键安装,中医系统无法一键安装。学习整体观中医,需要追究过程、构建整体。而人的本性就习惯一些简单的结果,人脑的设计也不是用来理解整体的。所以学习整体观中医,其实是跟自己的本性抗衡,跟人脑的局限抗衡。要打破人性和人脑的束缚,就得反复推演、反复联系,别无他法。直到形成了条件反射,养成了思维习惯,才算真的学成了。所以我一直强调,重要的是养成思维习惯,而不是知识本身。形成了思维习惯,一切知识都可以随机推演,并自洽于你的理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