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胃热兼肝郁,能否用石膏清热?
淼师:石膏的性质重镇寒凝,确实能清胃热,但因其寒凝之性,会使得肝更郁。而寒凝肝郁只是可能性,并不是每个肝郁的人用了石膏都一定加重。因为人的自身都有承载能力、自解能力。正气能够驾驭石膏偏性,或者说自愈力能够自行纠正石膏的偏性,就能用。否则,就得重新斟酌配伍。进一步思考,如果患者没有自解能力。用石膏治胃热肝郁,肝的状态就成了寒凝淤滞。寒不断向里凝滞传变,内在就越来越寒;淤滞化热化火,外在就不断生热。这种寒热共存的病机表达出来是因人而异的:
- 有的人表达为里寒外热、上热下寒;
- 有的人只表达热象,不表达寒象,需要更加精细的辨证才能发现寒证的存在;
- 还有的人表达为寒热同时困滞,影响运化而化湿,寒湿、湿热共存。
有湿热证的人,热象出来就喜欢冷饮。可是咱们绝对不能让他吃凉的。因为那根冰棍儿、那瓶凉啤酒下去不能解决掉裹结在湿里的热,只能寒凝。而如果患者偏偏又是一个湿热伤津、热偏盛的体质,那点寒凝就不容易表现出来。此时如果见热治热,必然会越治越麻烦。而如果用热药治里寒,又会加剧外热,增加患者的痛苦。像这种用热药温里有所忌惮的情况,咱们可以通过风药的升发通行力来打开寒凝。这种用疏风法治寒证的套路,还是源自于咱们对寒的深入理解。寒的属性不仅仅是喜热怕冷,还要想到凝滞不畅。凝留、凝滞的寒就不一定用热药治,用通行的方法打开凝结更合适。
以上内容不是仅靠学习知识,就能掌握的。能够熟练的用于临床的真功夫更不可能只通过知识收集而获得。所以学习咱们的课程,一定要把关注点放在推演思路上,而不是记住推演结果这个知识点。老师带大家推演了一个可能性,同学们要自行推演其他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就会在某次临床遇到。如果是自己下功夫推演的,就能想的起来。如果只是当知识点背的,就很难想起来。即使想起来几个知识点,因为没有理论支持,也不能确定用哪个。所以要想学好中医,还得踏踏实实的练习推演思路,不断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理论框架。
比如,想诊断湿,抓住几个固定的脉色症知识点,能确诊吗?抓住几个心肝脾肺肾的症状规律,能确定病位吗?······中医是无法简化到这种程度的。因为语言的限制咱们无法直接把整体讲出来,只能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讲。但如果真把这些片段知识当全部了,那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如果是这么学的,临床就不好用。如果单纯积累知识就能治病,那么三五年积累的知识已经很渊博了,足以应对临床了。显然,现实不是这样的。现实是,只有那些整合圆融的人才能学会。无论这种整合来自于显意识还是潜意识,只要圆融就是真功夫。
直接去讲知识怎么用,直接学能用的知识,这种思维禁锢,已经成了当代学习中医的一大障碍。关于这点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会越来越深。其实古人也有这种感受,明代医家李中梓有句名言“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这话就是在纠正“照书看病”、“见象治象”之偏。
比如,湿是寒造成的,光治湿是没用的。寒不去,湿还会不断的化生出来。这就是见湿不治湿。可是在开始讲“湿”的时候,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局限只能先讲直观的湿象是什么,背后什么道理,对应什么药······然后再找机会弥补直观讲解的缺陷。通过不断的弥补,试图帮大家勾勒出那个无法直接表达的整体。即使勉强勾勒出来的整体还是老师的,无法直接成为学生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反复推演、打磨、整合,才能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真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