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景天VS人参

学生:红景天和人参同补心气,有何区别?

淼师:红景天这味药,我临床是不用的。但咱们有理论框架,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分析思路。顺着这些思路再看红景天的信息,就能将其纳入到咱们的用药体系。于是一个从未用过的药,因为在体系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所以就能用了。又因为咱们的理论是经过打磨的,所以就一定会用之有效。这就是以理御法之路。接下来走的是经验积累之路。在实践的不断验证中,逐渐理解其细微之处。下面结合红景天的信息,提供几个以理御法的思路,供大家思考:

红景天信息:【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平。归心、肺经。【功效】益气活血、通脉平喘。【证治】气虚体倦;久咳虚喘;气虚血瘀之胸痹心痛、中风偏瘫。注:“功效”是此药在人体有形气化方面起作用的原理,“证治”是在此原理基础上,此药善于应对的症状。

思路一:入心肺的红景天和入脾肺肾的人参,从性味归经上思考二者差异所在。推而广之,入心肺的药和入脾肾的药差别何在?思路二:同样是长在山上。东北参也是长在深山老林里,而红景天长在更高海拔的山上。用“天人一体、万物类象”的思维理解这种差异。思路三:红景天的功效是益气活血。人参能否活血?思路四:红景天活血的功效是直接功效,还是间接功效?是直接走血入血实现的活血,还是通过益心气,改善心功能,从而间接实现活血的功效呢?就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方中的黄芪本来不能入血,但借助其益气的力量,又实现了活血的功效。……

通过这些思路,即可对红景天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带着这个理解就可以进行临床验证了。随着临床的不断积累、提纯,你对这味药的理解也就越来越细致、精深。这些用药经验,仅靠看书是得不到的。学生:红景天入心是因为色红吗?淼师:“色红”和“入心”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类象关系。二者仅仅是来自于同一原因的两个象。但是其他原因也有可能导致这两个象其中之一。于是当其他原因导致“色红”的时候,就不能推断为“入心”。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很多色红的东西都不入心。

因果思维是一个“因”导致一个“果”,这个“果”又成为一个“因”,继而导致下一个“果”……始终是线性思维。而咱们理解问题用的是类象思维。只是介于语言和思维的局限,勉强借用“因果”表达来帮助大家理解。而这个“因果解释”只是诸多类象中的一组。线性因果关系把握的是绝对,但这个“绝对”不是真理。类象思维把握的永远是模糊的相对。这个“相对”反而可以无限接近于真理。如果局限于线性的因果思维,就很难学好中医。

学好中医的思维就是“万物类象、天人一体”,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达,但每个人都可以切实的感受到。比如可以把红色、心、火、热性……这一系列归为一类。这一类的诸象既有共性,也各有差异。把握住它们的共性,就是以万物相应的方式理解问题。这些象之间只是共性相应,除此之外则不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