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择路”

中医的本质本来是无法用模型表达清楚的。之所以建立简化的思维模型,是因为人的大脑无法处理过深、过繁的东西。只能先以模式化思维作为学习的起点,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整体观、万物类象的思维。所以思维模型只是一个过渡工具。

整体观中医临床辨证的思维模型就是五个环节——病性、病位、虚实、正邪、传变。其实无论是什么学术体系,都必须把这五个环节梳理清楚,才能针对性地治疗,只是不同学术流派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模型的总结,很大程度决定了学习的难度和临床运用的难度。

比如,最简单、最好学、最好用的肯定是方证模型,只要确定了症状组合,就能得出高概率对应方子。看到脉弦、口苦、头晕的症状,就可确定柴胡证。如果还怕冷,就加上桂枝汤;如果还怕热,就加上清热药……再比如,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模型“土御四方,四方育土”,所有的理论、诊断、治法都是在这个模型里套用。

每一个思维模型背后蕴含着一种思维模式。如果初学者能一门深入地研习一种思维模式,三五年就能临床。而如果三五年内同时学几个流派的思维模式,就很难临床运用。这是因为理论和诊法、治法必须相互兼容才能用,学的理论模型越多,治法、诊法就越多,越难以彼此圆融。这些年观察了好多同行、医友的成长路径,发现这个规律非常明确。

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伤寒适用于虚寒、阳虚等证,温病适用于温热、阴虚等证,于是两套一起学就可以左右互搏。这看似很有道理的想法,因为不符合人脑的认知规律,所以也很难实现。如果真用几年时间同时学这两门学问,就会发现结果并不会和预想的一样“伤寒用伤寒法治,温病用温病法治”。因为实际情况会有一些盲点,有些问题既是伤寒也是温病,无法泾渭分明地分开,也无法单用哪种思维模式解释清楚。

直接把“六经体系”和“卫气营血体系”统一在一起,非常生硬,所以关键是找到一个桥梁,把二者连接起来。于是咱们发现“脏腑学说”能担当此任。因为脏腑学说既能解释六经体系,又能解释卫气营血体系。

所以当你真的做到“寒温一统”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具备了三种思维模式。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直接学三种思维模式,难度非常大。需要多年韬光养晦,才能有朝一日一鸣惊人。这个过程常人很难坚持到最后。所以要想三五年学以致用,还是一门深入比较合适。三五年之后,有了一定的临床能力,再去博采众长也不迟。

初学者到底选哪个流派一门深入呢?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引发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不同。根本无法提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流派,只能一一尝试。

整体观的思维模型也不是适合所有学员的。但是你得试一下,适合就走下去,不适合再继续探索。有可能学习之初适合,学习后期又不适合了。也有可能开始不适合,随着学习的深入,又适合了。所以某个思维模式到底适不适合,什么时候适合,其实都是没有定数的。从某个角度上看,成才之路还真得靠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