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人迎寸口——突破文字局限

学生:如何理解《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淼师:这里讲的不是一个直接能用的技术,而是脉的阴阳类象。这个类象能帮助咱们理解“如何通过力度的差异来分辨虚实”。如果把文中的人迎、寸口当成一个确定的位置、概念,思路就被局限住了。而如果能把它们类象成表里、阴阳、虚实······思路就打开了。绝对不要理解成,通过人迎一盛,就诊断为少阳病。诊断为少阳病就对应柴胡剂。一旦把这些语言局限为纯技术去直接应用,就会发现不好用,继而陷入迷惑。

所谓知常达变,知道常脉是什么样的,才能知道“一盛、二盛、三盛”代表什么。比如,以这种方式来对比肺脉和心脉。肺脉属金,心脉属火,一阴一阳。正常的情况下,属阳的心脉会比属阴的肺脉大一点,或者两部脉大小基本一致。知道了常态,异常就好理解了,无论是肺脉比心脉大,还是心脉比肺脉大得太多,都是异常。比如,心脉比肺脉大一盛,就是个小火——少阳火。大二盛、三盛,火就越来越多。大出四盛,火就到达人体承受的极限了,造成阴阳相隔就不足为奇了。肺脉比心脉大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也是如此。原文用了“格阳”、“关阴”这种对偶的表达,让大家体会这种阴阳相隔之势。而“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则是让大家体会病情依次加重之势。

所以这段文字只是给咱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并非一个确定的技术。这个方向可以帮助咱们更加高效的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印证。比如,一气周流学说就是出自于《黄帝内经》中的“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句话。黄元御先师就是受了这个研究方向的启迪,创造了一套理论体系。如果这些话仅仅是一些直接能用的技术,那些实用的理论体系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伤寒论》,还是《温病条辨》,或是诸多后世经典,就没有诞生的可能了。

古代经典中,有些话是讲理的,有些话是讲技术的,有些话是讲诊断的,不要错配。如果真把《黄帝内经》当成纯技术书去学,就白学了,反而越学越迷惑。几千年来没有人能把人迎和寸口落实到一个具体位置上,一用就灵。这类表述都是在通过类象讲理。无论是人迎、寸口,还是一盛、二盛、三盛、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都是象。象能落实到技术上一定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一个象能反应多个技术。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建立起来,读不了《黄帝内经》。

即便望文生义也是不对的。比如,人迎就是颈动脉,寸口就是手腕脉,通过人迎与寸口相比来展开诊断。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一实际操作就会发现,颈动脉和手腕脉的力度大小、粗细差异较大。如果按照这种定位来对比,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一盛、二盛、三盛、四盛。

所以咱们才不把定位、力度做固定的定义。临证时,哪定寸口,哪定人迎,只要是符合一阴一阳,就可以随机而定。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就理解成偏颇的趋势。咱们常用的脉法就是在寸口脉中比较力度。

比如对比两关脉,肝主升发、脾主运化。相比之下,升发为阳,运化为阴。所以正常情况下,肝脉要比脾脉就强一点,但也不能强太多。强得比正常多了点,就是一盛。强得越多,升发力相比运化力的偏颇就越大。偏颇越大,病情越严重。由此病情的轻重、进退,从脉象的变化中就有章可循了。

理解了左右的对比,就能理解上下对比、内外对比······乃至于所有阴阳对比。这样的类象推演多了,临床运用体系就构建起来了。学生:这段话所说的“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与《伤寒论》中的六经有什么关系?淼师:没有关系。这段话中提到的六经既不是伤寒六经,也不是六气,更不能指向脏腑病位(如少阳胆······)。它们只是依次表达了不同次第邪气的态势。这就是古书的难读之处——“词的意思不固定”。此处是这个意思,彼处是另一个意思。即使同一个词、在同一位置,也存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所以常常出现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同一本书,不同人有不同的收获,也带来了不同的见解。最终形成的“见仁见智、百家争鸣”,这还是“万物类象”的外延。

至于作者的原意,其实只有作者知道。读者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启发自己的思维。对于读者来说,到底是不是作者本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从书中有所收获。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就像是作家的文章被出题人选中。出题人给出的标准答案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实践发现,很多作家在亲笔解答“自己文章之题”的时候,都拿不到满分。

用语言文字传递思想,确实存在这种无法弥补的先天劣势。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所以咱们只能模仿、学习前辈,却无法复制。咱们只能走出自己的路,别无选择。学习之初是模仿,逐渐熟悉后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