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卫气营血”——摆脱“思维分裂”

学生:如何理解赵老(赵绍琴)书中的卫气营血?

淼师:在学习未知体系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明确定义,然后区分对比构建理论,才能最终实现灵活运用。但是有时会发现,定义并不明确。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方法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好过一万个苍白的结论。

比如,对于卫气营血的定义,一定得有与之相应的诊法和治法,才有价值,否则就是空谈。虽然没能从赵老书中找到明确的卫气营血定义,但可以通过赵老给出的诊法和治法来反推卫气营血的功能。功能整理出来了,就能以理御法的临床应用了。具体怎么表达,怎么定义,则因人而异,反而不重要了。

如何反推卫气营血的功能呢?以血分为例,从《临证四百法》中的治法能够总结出血分病的特点主要是血热和瘀血。但是随即发现营分病和气分病影响到血的时候,也能出现血热、瘀血。于是单凭血热、瘀血这两个特点还确定不了血分病。

治法反推不出来,咱们再看诊法。赵老把三部脉变成四部,用“浮中沉按”四部来分别对应“卫气营血”四个层面。但咱们马上就能想到反例,比如血热的血分病脉象常常会因为热邪鼓荡而偏浮。这说明赵老想传达的不是直接对应的诊法。那么赵老用这种“脉证对应”想表达什么呢?

此时如果具备类象思维,马上就能领悟赵老的意思了。“浮中沉按”和“卫气营血”的共同点都是从表层逐渐到核心。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卫气营血”就是病情由浅入深的程度。这个思路在理论上是能够自洽的,但还不是最终结论,需要继续印证。随即再次翻开《临证四百法》。

从治法看,发现营分篇和血分篇很多用药都是通用的。这些药是既入营,又入血。由此说明从治法上看,营血是分不开的。

再从理法分析,发现凡是血病都具备两个特点:1.造血的机能有问题。2.血的奉送能力有问题。当二者都极其严重的时候,就被归入血分篇的案例中。二者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都不重的时候,都归类为营分病。此处的造血不单指造血,还包括气血津液的生成。这么一看,营、血分确实是一体的,只是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再看卫分篇和气分篇,也是如此,卫分和气分也是一体的。

整体看,卫和气统一为阳,营和血统一为阴。阴阳还是一体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卫气营血本是一体的,为了理解阴阳,分为两组。为了理解程度,再分成两组。这样划分,既便于表述理论,也便于指导运用。

继续研究温病就不难发现,其所有治法都是在通行。血分的通行到营分,营分的通行到气分、卫分。以通为治所应对的局面,就不会是泾渭分明的。这四个层面只是一体中不断加深的四个程度。就像“六经”也并非真的有六个独立层面一样。这些分类只是为了便于表述和理解的思维模型。但一定要切记,模型既不是事实,也不是真理。模式更像是一种对事实的比喻,当事实在这种比喻内发生的时候,这个比喻就好用。出了这个适用范围就不好用。六经、卫气营血、脏腑、一气周流······所有模型都是如此。

再做个比喻,就像车辆磨损,刚开一两年都是小毛病。因为整体各个部位的磨损都不严重。磨损的浅就是太阳病、或卫分病。开了十年后,整体都磨损了。磨损的越来越深,最终就成了血分病了。磨损程度是整体的考量,而绝对不是发动机是血分,变速箱是营分,汽车壳子是卫分。如果按照有形,把人体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部门就很难自洽。

再比如,以桂枝为例,既能入心,又能入肝、脾,还能走表。当桂枝入心的时候,就入少阴。走表的时候,就入太阳。用分裂思维就无法理解桂枝。只有把人体看成一体的,才能明白桂枝进入人体,这些作用都是自然具备的。临床观察是,当人体有这方面缺陷的时候,桂枝就显现出这方面功效。没这方面缺陷,就不显现。

分裂思维是学习中医的主要障碍。为了表达清晰,咱们常常是分开讲的,但绝对不能分开学。因为分开学,就只能分开用。很多东西分开了,就没法用了。所以整体观要求大家不断训练、不断联系、不断融会贯通。只有学的时候融会贯通,用的时候才能随机应变、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