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解迷瓶颈

学生A:网诊这个气虚生痰的病人,用补气祛湿法两个月,白腻苔都没下去,什么原因呢?

学生B:有虚证,无力驱邪。

学生C:需调整补虚与攻邪的比例。

淼师:治疗的关键在于根据脉象不断调整攻补的节奏与次序。盘根错节的病没有哪个方法是绝对的。瓶颈一定会遇到,针对性的找到原因才能突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个人习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配合度、心理建设……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则因人而异。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咱们不仅仅在某个点上思考,而是全面、整体的分析。

整体分析的前提是,全面可靠的收集信息,以减少疏忽。而网诊信息都是患者代为收集的,这与亲自面对面收集相差甚远。多一层扭曲,就少一层真实。当面诊治总是能够发现一些患者无法转述的端倪。这就是咱们潜意识训练出来的能力。诸如,一些细小的行为举止、习惯动作等信息。当患者不在眼前的时候,就发现不了这些细节,相应的潜意识就无法被驱动。但当患者站在眼前时,这些细节就能瞬间被你捕捉到,并且在你脑海里形成一条思维线索。沿着这个线索继续追查、继续印证,整体思路就会渐渐清晰。

本案只有舌象信息量,无法从整体的分析。所以只能给出几个出现瓶颈的可能性,供大家思考:

正气不足——正邪交错的时候,但凡多消耗了一点正气去驱邪,正气就一直养不起来。正气不足以驱邪的局面,就会成为一个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此时需要的是减少正气消耗,也就是降低驱邪的力度。如果追着症状去治,也只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当气血被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局部改善都做不到了。遇到这种瓶颈,就不能太过消耗正气,只能一点点驱邪的同时,一点点扶正。

藏邪外出——表层的邪气处理完了,深层的邪气又出来一波。表现在舌苔就是变化不大。这种情况需要时间来慢慢化解。能够做出这种诊断,一定是具备了整体判断病位深浅的能力。比如,发现患者三阴症状减轻了,但是三阳症状加剧,说明病情好转。反之,则说明病情恶化。显然无论是好转,还是恶化,都伴随着某些症状的加剧与减轻。此时如果只盯着局部症状,就无法判断了。而从整体看,就能分辨出有些症状是治疗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困难。只有让患者暂时接受这些症状,才能突破瓶颈。

医患之间的认知差异——无论是缓慢的扶正驱邪,还是忍耐症状,都不符合患者的期许。患者就要快速的、无痛的改善症状。但病情稍一复杂,就不得不经历治疗周期和症状起伏。在这种认知差异下,患者能否信任大夫,能否坚持治疗,也是能否最终治愈的关键一环。

具体到这个舌象,可以凭经验给出一个追查方向。舌形伸出来不够饱满,指向有阴虚的倾向。色泽偏淡,指向阳气的运化力无力。这种阴阳两虚的情况,病至少阴的可能性更大。注意这个方向性的判断是通过经验上弥补出来的,不能作为最终诊断。整体观的诊断,必须继续收集足够的支撑信息,加以印证。如果不能印证,还需找到新的线索,继续追查。

假设证实了少阴证的阴阳两虚,在治证上自然就知道要适时的补固少阴,而且还不能直接硬补。直接用大量人参、地黄填补,就敛邪化淤了。得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阳循环的方式,逐渐增强少阴。这么补显然就得花很长时间,在此之前无法根本消除外在症状。如果硬消症状,反而消耗正气,使少阴更虚,拖慢整个治疗进程。正气消耗到一定程度,就真的没法治了。现实情况是,咱们明知道这种瓶颈,需要时间来解决,却常常得不到这么长时间的信任。这是件无可奈何的事。

咱们能做的是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如理如法的处理问题。告别急功近利,杜绝杀鸡取卵。把握好过程,把结果就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