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伤寒论方法举例——麻黄升麻汤

序: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及其重要!如果用接收知识、整合知识的方式是极低效的。这种学习方法反会使得知识递减。而你们首先着重跟我学的是研究方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知识不用刻意听老师讲,书上都有。只有不断的把伤寒论条文反复思考,领悟,每次思考,就是在练习辩证思维,才能不断进步。

举例:

宋本

三五七、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黄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康本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脉沉(注:寸)而迟,手足厥逆,与回逆汤。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注 :为难治),属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 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朮六铢 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桂本【11.79】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黄升麻汤主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 知母一两 黄芩一两半 桂枝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一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三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人参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麻黄升麻汤是伤寒论中争议最大的条文之一。如果对比这三本伤寒研究,自会发现,争议可止。研究伤寒条文要以整体观去分析:每一个症状及所有的症状之间关系。复杂的病则病机复杂。藏腑之间相互作用,即有正气相互作用,也有邪气相互作用。这一条不看康本是没法理解,因为宋本有失,而桂本显然露出了后人的修饰迹象。宋本丢了几个字 “与回逆汤”,显然康本这是想说“四逆汤”。经方没有回逆汤,把四抄错成回。也有可能是校字的事,这无所谓。

前文这段“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容易让人想到是四逆汤证。以这段最难解决,史医家争议最大条文做例子。以细节的方式,给大家演示怎么去自行研究。

这一条的症状有:“大下,脉(寸)沉而迟,手足厥逆”。大下伤津液会同时伤到阴和阳,根据不同体质反应不同。有人是伤津后现出热象,有人是伤津后犯寒证。因为津液是阳气丰富的气化之液,伤之则阴阳同损。反应到不同的人身上,或更显阳伤,或更显阴伤。这条的前半段观察症状表现似是伤了阳,如此自然会想到四逆汤。但是用了四逆汤后,症状大变,变成了所说的坏病如下:“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这时就得好好想想:明明是寒象,用四逆汤扶阳应该没错。怎么变成了热郁伤血、热迫下利之证了?条文至此,还是分析不出原因。怎么办?以方测证是常用的研究方法,看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黄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于是,有些医家给出各种结论,诸如“这条文是后人所加的错文,不是原文”、“伤寒方都是多重剂量,而此条文用量甚轻,恐不为仲景原方”。明理的医家看出这条的方子是治伤阴津,热郁在里。于是推导出下利、咽喉不利、吐脓血的病机所在。其实只看原文,不分析方药的话,无法推出这是郁热伤津伤血至脓,热迫下利。所以以方测证是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到底是讲什么?继续研究,接着用以方测证。麻黄升麻汤方,乍一看药味太多,太乱,根本不像经方药简力专的风格。

萎蕤就是玉竹。一种增提津液的状阴药,用于上焦阴虚,有凉润之性,能去热生津,能补中焦上焦的津阴。湿滞之性不大(不同于地黄之滞补)。“菖蒲”是发散药,散郁、散瘀时常用。不过经方很少见,在我印象中就这条出现,至于其它的药都是经方常用药。

接下来的研究,就要开始以方药来推导条文症状病机。“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这一味到底是玉竹还是菖蒲?既然不能确定,就分别研究这二个如果用于方中,会有啥不同用。先假设是菖蒲,刚才说了这是发散药,经方不常用。如果不懂这药的药性,这时就得去查资料了

现在教大家怎么查学药书、药性、功用。我一般使用的药书有这两本:《神农本草经》(倪海夏注的那本,有其用药经验和各家之解。还有《本草新编》,出自陈远公,远公对药性的理解,简直直逼古圣,多有发明。

十九:昌蒲

  •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 [主治]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主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咳嗽上逆,霍乱转筋,健脾胃杀诸虫,疗噤口痢。
  • [别录]四肢湿痹不得曲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
  • [甄权]治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虫,恶疮疥搔。
  • [大明]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者,作末炒,趁热裹。
  • [好古]心积伏梁。
  • [时珍]解巴豆大戟毒。
  • [灵胎]下逆开窍。
  • [用量]普通生用二三钱,干用五分至一钱半。
  • [禁忌]忌饴糖羊肉铁器。

本草新编没找着菖蒲,就看倪注的本草中的药解吧。味辛性温,主风寒湿痹,通九窍。

看到这些文字之后,大致就知道这味药的药性用法了。辛温之药,还能主风寒湿痹、通九窍,说明是一味散寒药,对于因寒而痹是其效用,痹就是不通。气不通、血不通都可以痹,既然能通九窍,说明此药的力量是往外发散。

这时,再看一下症状描述“咳逆上气,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健胃行滞要药,主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咳嗽上逆,霍乱转筋,健脾胃杀诸虫,疗噤口痢”。这些症状说明几点:

一、寒痹之证,可能会现出这些症状

二、在诸多药书中常会列出各种症状,这很让人困惑,到底什么意思?显然不是遇到这些症状就能开这味药,这些药书上的症状到底想讲些什么?这是我正要告诉大家的研究方法。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其实答案就在“痹”。同样的辛温发散性药,比如干姜,无法发皮窍之寒。

昌蒲:“辛温”是其性味。“主风寒温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是其功用。知道一个药的性味功用,就能知道用于什么病证病机了,知道用于何证何机,就能知道可能哪些症状会用到它。“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温肠胃、止小便等”,于是明白:这此症状都可能是由寒湿痹造成。

读药书时,同时也能学到分析症状病机、方证,这就是融会。理法方药要放在一起研究,要通融理论方法,而不是分开研究。

 我们了解了昌蒲这味药其性味功用,再回过头来看伤寒条文。

菖蒲为发散药。麻黄也是发散药,善散表寒。升麻是提升气的药。这三味组合则力道为:发散、开结郁、提升气机,则说明这个病有气郁气结陷于里。说明这条文的病机中有气陷郁于里之病机、证机。

这时,你便恍然大悟,条文中:“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原来不是阳虚,也不是里寒,而是阳陷于里,不得外达,所以出现诸多的外寒之象。原来,这并不是真的寒证或阳虚证,而是阳气被郁住了,发散不出来,结果导致阳虚的寒象。

学到此处,我们应该知道:阳气内陷会现出一种假寒之象。其实,这种病机,早在前文四逆散、白虎汤条文中就有类似病机。四逆散和白虎汤都是热陷于里,都有可能导致外在假阳虚的症状,不同在于:四逆散的热郁于里是因为肝郁所致。白虎汤证是大热敝在里,发不出来,也会出现假阳虚。

这样,就对不同的条文的相似之处进行了联系、触类旁通。当记得,伤寒要研究透,绝不可以单独一条一条的研究,必须相互联系条文,这样才能看到无字之处、旁通之处。

接着看方:知母、黄芩、玉竹、石膏,康本中还有天冬这几味的组合之力,显然是清热。增润的有几味药,则是说明有热要清,还得增润。结合前面那几味发散的菖薄、麻黄、升麻,我们推导出这一病证:要提升并且发散陷在里头的郁热,还要补足阴津。后来大量郁热,就是四逆汤之后,误用所致的坏病,如果没误用四逆汤,不用这么大力的清热药,或许石膏可以不用。

再接着研究方子中还有:桂枝、当归、芍药。这几味药很熟悉了。这几味加在一起时,能活血补血。桂枝的提升力遇到当归,加强了升发血的力量,重要的是还能升阳。芍药也是入血分的,即能活血,又能补阴,相当好用。桂枝遇芍药,可活一身之血,包括血的升发和回收。血的流动自然也合于升长收藏。收藏这块,白芍为主力药,所以就是西医所谓静脉血就用白芍收之。(此论曹氏所发)。

另外,此方中还有白术、茯苓、干姜、炙甘草。这不是有点象理中汤了么?少个人参。说明这病还有点脾失运化,但不是很虚,参就不用了。看到这些,你就明白,这人的阳气内陷跟脾失运化有关。这个时候,我再把方子重排一下序:

  •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菖蒲十八铢
  • 知母十八株 萎蕤十八铢 天门冬六铢 石膏六铢 黄芩十八株
  • 当归一两一分 芍药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如此一看,方子之用,了了分明。辛凉发散、提升举陷、扶脾阳、利血脉。注意这药量很小,不是经方习惯的药量大而味数少。因为这个病机复杂。病机复杂得药味多时,原则上量要小。 以免量大、味多动乱气血。这个条文便是示范。

这条在伤寒论后面,如果按顺序讲,得很久后才能给大家讲到。而此条的意义很大,所以提前拿出来讲。这一条只看宋本是没法理解的,因为少“与回逆汤”,“四”或“回”不是大事,但也足以将全条文所示之理法明示清楚了。

至于“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到底是玉竹还是菖蒲?此时已经不重要了,对这一条文真正领悟了,临床随证用。同时用上也无防,也合于这条的证机。增加发散就用菖蒲,增液就用玉竹。

我详细的讲了条文的研究方法,讲到了

  • 研究药书的方法:以方测证、以证测方。
  • 理法方药整合学习的方法
  • 伤寒不同版本和书籍相互参照的方法
  • 药物组合之效
  • 条文联系的方法

这都是学习必须用的,所谓的人才就是掌握了研究方法而已,加上认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