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论 三、水谷的藏腑生化

上一节从气血津液论及藏腑,这一节从饮食二便活动论及藏腑。

饮食休作和生命活动,同样的藏腑功能道理。

食物中的营养(水谷精微),一定要融化在水中(津足),才能被小肠和大肠吸收,仍然由脾来管理,把水谷精微、津液、阳气生成为血。

肠胃中热量不足,或是肠中太过干燥(津亏),都无法吸收水谷营养。能顺利排出糟粕不受便毒,肠中就不能干燥,否则脾还要多干活,将津液反补到二肠则总是辛苦而不及时的,这是喝粥长寿的道理所在。

胃肠蠕动,即需要津血提供润泽,也要阳气提供动力。可以想象,干燥的东西缺乏弹性,没法良好活动(津亏的萎症,发于四肢则肌萎,肌无力)。阳气不足就没有动力,肠肉会变得松软无力缺乏弹性,收缩张驰无力。肠壁因阳气不足,伸缩力变差于是松软肥大,也是将军肚或腹胀的原因之一(阳虚证的肥胖)。阳气不足,肠动力减弱,垃圾积累,肥胖(痰湿证的肥胖)。

喝水后,经过吸收运化,最终通过出汗、小便、大便还有呼吸来排出废物。水能在体内正常的运化,阳气是至关重要的。心脏里的火,胃中的火,脾阳,小肠中的火,还有膀胱的阳气,肾的阳气,各有其用,相互配合,才能使水谷吸收化为气血津液并得以正常的运化。藏腑学说的实用从来不是单论某藏腑的,也不是单论某症状群和某藏腑的对应。

比如出汗。均匀的出汗,保持全身润泽调和,不干燥也不潮湿,其实很不容易。肺主皮毛,汗为心之液,这就是在论及心肺功能和汗的关系。当然并非只有心和肺管理着出汗。因为出汗所用到的这些水,也是通过胃肠的吸收;脾的运化;三焦的运承;肝之疏泄;大小肠的加热和吸收;膀胱的气化输布,几乎所有的藏腑都参与了津液的生产运化排泻链条,各有自己的工作。了解这个链条,才能知道链条中病在哪个环节。所以仅就汗而言,也是全身藏腑的协力合作。肺是司皮肤开合的,可是如果人体内的津液、血液都亏,简单说就是水不足,那这人就容易不出汗。要想体内的水足,那阳气、藏腑功能都得正常,人体任何一个功能的完成,都是各藏腑功能协作的,而不是单一藏腑能实现的(这是藏腑学说临床运用不效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里津液不足,这人就容易汗少、便干、尿浑、干渴。津不足,或阳气不足,热不足,疏泄力不足,都发不出汗,治法各不同。所以一环套一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这就是整体观的一个体现。

水谷精微的吸收,都需要脾胃、大肠、小肠有足够阳气热量、足够的津液。在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时,需要心脏把热能传递给胃小肠(小肠再温暖整个下焦——膀肾大肠胞宫),吸收食物中的精微,也要有血和津做为运载体。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在吸收水谷精微的时候,心脏把热能传给小肠。因为互为表里,所以心脏的热能可以直接传给小肠,当然还要路过中焦脾胃,中土旋转正常的情况下,心火可以顺利下达小肠,心的火同时也下达给肾,这就是水火相交,火交于水。小肠的火也在时时温暖肾(也是水火相交)。小肠给大肠提供热量则是火克金(当前可以不必在意这类生克术语,明白含义即可)。其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进而造成造血不足。明白常态人体造血的链条(从水谷精微的吸收到津液生成,再将气津水谷精微合成为血,之后就是血的流行运化荣养全身各藏腑器官,最后再将垃圾毒素通过二便汗排出),哪个环节了问题,就有相应规律性的症状脉象舌手面象,就治理哪个环节。这就是辨证施治。

小肠是下焦至关重要的一个热源。有人说小肠是下焦的太阳,也有说小肠是下焦的第二个心脏,这种说法比喻很形象。消化吸收水谷,自然离不开小肠的热量,温暖人的下焦、膀胱气化水液、肾得到温润都离不开小肠的热量。从小肠火能得到温暖,就省了肾阳发动,节省肾阳。肾中虽然主管藏着真阳,但这个真阳是处于封藏的状态,除非必要本身不发热。如果人经常肾发热,那就是肾阳外泄,是一种病。肾的存在状态就是宁静而内敛。(所以常态就是:尺脉最弱。太溪脉弱于趺阳脉。)

整个下焦都要靠小肠来温暖。如果小肠热量不够,那大便容易拉稀。如果小肠火不足,下焦不温,肾就被迫发出热提供身体所需,这就是肾阳消耗,久久耗成肾阳虚。正常的状态是肾所藏之阳(谓之真阳)是处于藏的状态,未显化为热能。只要肾阳不亏,小肠就不会真的阳亏(当出现小肠火虚弱之时,肾阳肯定已经受损了。基于此理,有的学术流源会说三阳无虚证)。一时饮食寒冷,小肠受寒也能自愈。在肾阳和小肠火都充足的时候,小肠受寒则不会表现为寒证,反倒表现成热证,因为体内阳气容不得寒气,便会发出热量攻寒。往往热会发得太多,反表现为热证,就像青少年长的青春痘,如果不吃凉的,就不容易长痘。真正热证的青春痘,吃点三黄片就会下去,而且不会反复长痘。

如肾阳亏损及先天,会经常拉稀。肾阳不足,脾阳一定也不足(后天之本无力补足先天之本),因为少阴比太阴更在里。脾阳不足则消化吸收不好,可能会营养缺乏,因为消化吸收不好水液就吸收的不够,使人出现各种津亏血少的症状。还因为小肠的火力不够,最容易出的毛病就是脚凉,因为脚是离人身体最远的地方,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脚比手更容易凉。脚能温润(不凉不热不潮湿),说明心脏的力量(气血津)可以一直传到末梢,是健康的标志。所以问诊一定要问脚凉不凉,通过脚不凉,知道热量可以一直运到脚,就是最远端,说明心脏的热量是够的,小肠的热量是够的,热量的运输路途是畅通的,缺一环不可。脚不热不潮湿不干燥,说明津血能正常输送到脚。

治疗虚证的过程中,无论阴虚阳虚,治小肠至关重要,治小肠实证关键在通利,治小肠虚证关键则在治心脾胃。小肠的功能归于中气范围(中气、中土、胃气、脾气)。如果没法把水谷转化为血和津液,虚证就怎么也补不上来。道理如此,不要单独去想什么方药能恢复小肠,小大二肠的治疗是放在整个中土的范围来治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精微),也是要通过水、津液、血液为载体,所以运输水的通路同时也是运输营养物质、水谷精微的通路;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也是津血濡养全身的过程,不可分离(津液功用在润泽,血液功在荣养,肾水功能在藏阳藏阴)。

这就要提到肌肉。脾主肌肉。观察肌肉,可以看出脾的情况。如果脾虚,不能把营养物质、精和血津运行到肌肉上,那么人的肌肉就瘦小、萎缩、干燥。如果把过多的垃圾运到肌肉,又代谢不出去,则壅滞肥胖。中医重舌相,舌头能显示丰富而高效的信息。水谷精微物质运到肌肉之后,通过肌肉的活动,就会把这些精微物质转化为阳气、热量、能量,这些能量可以提供全身使用,后天之本的主要功能就是这个。运化不掉那些阳气会化热,则舌红。运化不掉那些营养化为垃圾成为痰湿,则舌肥厚,苔厚。津液运不到则舌干燥。津液淤积化不开,则水滑舌。血运化不通畅阻滞了,则舌暗紫。这就是舌诊原理,很简单。

阳气、体育运动、水谷精微、先天之本、后天之本之间关系很重要,要理清。后天之本是由先天之本来启动的,而后天之本运化完的精微物质、阳气能量,又能反过来补充先天之本,就是先天和后天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运化的通畅,是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每次问诊中,一定要问体力如何,精力如何,手足温度和燥润如何?原理在于如果体力充足,说明水谷精微可非常通畅化为阳气供应全身,就说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所谓的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气血津液、升降运化一切正常。肌肉能把水谷精微转化为能量,而脾又主肌肉。肌肉不亏,则说明血不亏。手足为末端,末端的阳气、津血都正常(不凉不热不干不潮),那么说明全身藏腑在里的功能也挺正常,说明运输道路也是通的(经脉通畅)。环环相扣,却条理简单分明。

举一反三,既然手足为末端,那么头发、皮肤也是。观察二便亦是同理,大便排出通畅,说明脾胃、肠气机疏通之力足;不干燥说明体内津液足;不拉稀说明胃脾肠吸收水份的燥热的能力足。头发干燥、枯黄说明血养头发力量弱了,头发油多说明有湿气或热,也有可能是阳虚固不住。头发又粗又硬,说明升发之力过盛,即肝气盛,或是血中杂质有点多,头发是血养的。皮肤干燥说明津液润泽体表的力量不足(是津液本身不足,或是津液足够却运不到),汗太多说明津液不断外失。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找到原因就是治法。

阴阳和合,偏盛为病。比如:表现出津液亏虚的干燥之象,那么原因可能是:

1、津本来就亏了,病在津虚。

2、津不亏但气盛化热伤津,病在热。

3、津不亏但气虚造成运化输送能力不足,病在运化力输机不足。

4、津和气都不怎么亏,但有邪气阻滞了运输的道路,病在阻滞(痰湿、瘀血、气郁、热结)。

同样的道理尽可举一反三,用于治一切病。

总结一句:脾的运化为全身分配气血津液、阳气营养。肌肉把水谷精微物质转化为能量和营养。肺往全身运化输布津液阳气(充满阳气的津液),阴阳一体,不可分割。往里输布润养五藏六腑,往外运化则濡养皮毛肌肉。所以出汗的功能和肺有最直接关系(当然和心也有密切关系,和三焦膀肾肝也有间接关系),通过出汗来排毒以及调节体温。心脏和肺很近,心脏是被肺包着的,肺里有大量的津液、给心脏降温,就像给发动机降温的水冷。防止心脏温度过高烧坏血液和自己,不会出现血热。同时,心脏的热量给肺提供了热量,肺就能完成津液气化。心火一弱,肺里的津液就容易变成痰饮。心肺之间相互依存,所以得那些重病都是经常心肺同时出毛病(一方有病就容易传一另方),同时衰减。心肺良好配合,肺能完成输布津液,心能完成输送血液。心脏能把肺里的水继续加热气化,变成气化的津液输布全身。

在辨证中有几个诀窍,一个就是人的脚是温暖的,那说明火力足够强,或者火力的运输是正常的。再看下手,手的颜色红润则血也能运送到四肢,那说明血也是健康的,相反,如果手惨白,缺乏血色,那就知道这人要么血虚,要么血的运化出了问题,瘀滞了。手冰凉说明阳气有问题了。手暗说明瘀滞时间久了。手色太红或是手温度高,说明热多了。手太瘦弱,说明肌肉不足,脾功能不强。手太肥厚,说明营养过剩了,易化痰湿。手太干燥或太潮湿,说明津液有问题了。指甲有竖纹,说明升发之机不畅;指甲有横纹升发之机受阻滞严重。月牙太盛说明阳气太盛,月牙不足说明阳气偏弱。

手足温暖、润是气血通达末端。末端正常,里则正常。内里有一点不正常,末端就会有所表现异常,或干燥、或潮湿、或热、或冷、或少血色,或色大红、或各种浊污之色。脚也是同理。皮肤、头发、眉毛、指甲也是同理。望诊原理就是这么直观和简便。

末端信息的诊法即明,再说说舌象。舌头在里,不在外端,更容易直接反应在里的信息。舌头在人体上焦,所以也容易受上焦影响。舌头直接反映脾胃情况,间接反映心肾肝肺。反映脾胃是最直接的;反应津血是否亏虚很明显;反应痰湿、水饮、很直观,舌象反应气郁则不如手相敏感。舌象反应当前此时此刻内在变化的敏感度仅次于脉象。所以想了解这人脾胃怎么样、后天之本情况,看舌象最为直观方便。现在大概说一下,为了帮助思维理解,细节在伤寒条文中再讲。

藏腑经脉之间的相联关系,《灵枢》经脉篇第十说得很清楚。肝和胆,互为表里。胆升发气机,肝升发血,而阴阳气血本为一体,所以肝也能间接升气,胆也能间接治血(行气法来活血),统称为木气。就是这么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焦系统是水火的通路,能上能下,能外能里。就靠三焦通畅。三焦系统上接心肺,下承肝肾,中连脾胃,外接肌肉皮毛。

胃和二肠把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吸收出来,脾负责运化管理。各藏腑需要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是脾来管理分配,并且运到目的地。脾是管理者,三焦是通路,津液、血液是载体,阳气、热量是能量。在这整个环节中,任何一块出了故障都会导致运化失灵。

比如脾是管理者,脾不工作了,有水谷精微也运不到。或者三焦的通路堵上了,也会运不到。咱们所谓临床辨证,辨的就是哪一环节出了故障,导致气血津液的生长收藏、运化出现失常。所以我们就要先了解正常情况下气血津液是怎么通过消化吸收、生长收藏运化,然后才能了解病态是哪出的毛病;哪个功能,哪个藏腑出现的障碍。

无论何病,粗分就两种,一个是不足,一个是太过。所以整个辨证思维就是判断哪一藏腑的功能是太过还是不足,对治也是损太过而补不足。这就是正邪补泄的辨证。

再总结一下水液在身体里的生长收藏、运化排出的整个过程。

水入胃,胃肠火足够,水则被吸收。这时候脾就开始把水通过三焦,往上、往下、往里、往外输布。输布到体表则化为汗,结余下来的再通过三焦往里输布。这个既能往里又能往外输布水份、津液的功能需要肺与膀胱气化津液的功能以及三焦通路的通畅,当然还要脾这个大主管的运化分配能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膀胱的能量充足了,气化水通过三焦系统往内输布,也可通过太阳膀胱经走体表,来濡养体表的津液补充。运过一遍的水准备排出体外,存入膀胱。膀胱的能量如果足够,还能进行二次提炼,可以再用一回。如果膀胱力量不足,就只能把水直接排掉了,水代谢效率降低,就容易出津亏诸症。膀胱能量要想足够,必须小肠的火够、肾阳足够。如果膀胱能量不够,那小肠就要把这火加热以辅佐。如果小肠热量也不够,那只能从肾中调用肾阳,调用老本。如果肾的老本都不够了,恶化到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所以三阴证的水道病治起来麻烦得多,比如中老年前列腺。如果病只是在腑或是在三阳,那就只是一时的症状,治了好的快,不治也能慢慢改善起来。三阳的力量不够,或者腑的力量不够了,如果此时再受点外邪,外邪就很容易从三阳进入三阴,就是由腑入藏。

通过了解这些道理可以知道,人体的气血津液道路不止一条。当一条不好用的时候,另外一条就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藏腑功能也有一定替代性,某藏腑弱了,其它藏腑功能就会代为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虚耗。比如太阳膀胱经老是阳气不够或淤堵,往体表供应水分就必须发挥三焦与肺的功能这条通路。久而久之三焦与肺也会因为过度的损耗而产生疾病,病情就由浅到深了,由太阳病可能就往少阳或者三阴里走。

饮水如何化为津液,津液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往全身输布。这个过程理清楚之后,那么临床遇见水湿痰证、津液病的各种疾病,你都可以有的放矢的辨证分析对治。大体分为三部分:吸收、运化和排泄。哪块出问题就治哪块。比如排泄,汗和二便是人体排废物的常态渠道,呕吐、吐痰、流鼻涕也是常见排邪方式,因为邪气多了,常态渠道有点不够用,或是功能一时受损,或长期受损。女子比男子多一个排邪渠道,就是月事,排毒能力比男子强,这也是女子比男子长寿的原因之一。

全身上下的津液,要运化到既不多又不少,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比如往体表走的津液多了,可能就多汗;或者津液从体表往回收津液的能力变差了,也会多汗。如果排汗不畅,就会化为水肿。是以发汗治表。还有的人膀胱排水出了问题,也会导致水液的积留造成水肿,治法自然是通利水道小便。从病位和病性的角度论,病性都是水饮病,病位不一样,一个在体表要发汗,一个在膀胱治在利水。

明白这些道理,治法也随之而出,或治里,或治表,或攻邪,或扶正养虚。

阐明一个道理,先明白正常情况下机体功能,那么就知道异常情况下的病态该怎么治疗处理。知常才能达变。在以后伤寒条文中,我们会一一的学到。全身各个藏腑都要阴阳和合,才有正常的功能,偏盛和不足都是病。

人体阳气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这么几种:热量(热)、推动力(风)、燥力(吸收能力以及分清化浊)。

  • 推动力就是疏泄之力,也称之为风。这当然是指正气的风,邪气的风会乱推动。
  • 分清化浊的能力。就是所说的燥——正气的燥。

所以热量、风和燥这三股力量,构成了人体的能量,就是阳气的部分。而人体阴的部分,主要包含津液、血液、储藏起来的肾水。

我们需要了解,人体各藏腑是如何协同工作,从而正常的使用阳气的力量、燥、风以及阴气的津液、血液、真水。用这个角度去思维,小至感冒大至绝症,都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辨证诊断的时候,人身体的哪个藏腑的哪个功能出了故障,出了什么性质的故障,是太过的实证,还是不足的虚证,都会呈规律性的显示出外在的症状、气色、脉象。所以抓住这些规律性的症状就是辨证的捷径。具体的方法在以后的条文讲解中依次展开。

三焦通畅是需要一点油质做润滑的。当然血脉通畅也需要点油来润滑。没油就会干涩,油多了可能造成湿浊。血脉中的油多了可能造成瘀血。油也化为热量,提供阳气。油太多或太少都能致病。

这些是“健康中医生理学”。知道何为健康正常状态,就容易理解病态医理。《伤寒论》基本都是讲病态的治法,生了病怎么治。没病的健康医理,《内经》上讲,但讲得太多,有的临床用处不大。所以我认为远公的《外经微言》是最好的入门理论书。病态不外邪气盛或正气弱,或兼有之。邪气源于外感诸邪和内生之邪。内生之邪都源自阴阳失合,多因饮食、起居、情志。

提到邪一般会讲六淫六邪,其实这六气本包括六正气的意思,只是习惯上提到六气时都是指的六邪气。藏腑学说极重视正气生理学说、健康医理学说,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暂且创造这些词汇,明白之后词汇就可以放下了。

辨病位、辨病性、辨传变、辨虚实、辨正邪,这些结合在一起,医理就有了框架,治疗也有了框架,就不容易犯大方向的错误。大方向正确就一定会治疗有效,细节把握的更好,效果就会更高。大方向错误,有疗效也会造成后患。

《伤寒论》——经典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有完备的框架体系,有自我注解的深度,有整体有细节。虽然伤寒论可能在历史中丢失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个不好说),但剩下的伤寒论条文依然有着自我注解的能力,形成整体框架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想看懂前面的,就需要后面的知识;要理解后面的知识也需要前面的知识。浅理解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循环增益,永无止境。

从单独的学习理论、诊法、方药治法,到理法方药诊法相互促进融会理解。为了解释某一条文可能要理解其它很多条文。既然伤寒论是这么学习的,那么第一遍学的时候就有一个难题:学前面的时候不懂后面的,学到后面的时候可能前面就忘了。这就要反复再反复,理解的前提是记忆。你需要用已经理解并记住的知识来不断拓展学识。理论指导方法(诊法和治法),方法的加深又能增进理论的领悟。理法相互促进。

如果是初学,这个课程至少要听三遍。第一遍要求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能记忆多少就记多少,不需要过于深思,不用纠结在细节,不用担心没听懂不理解,跟上课程的思维就好。第一遍时不必举一反三,不必深入,因为此时还没有深入的能力,只需要做到初步熟悉。听第二遍时,就要求尽量记忆。没有记住,谈何深入理解和圆融。第三遍就要求举一反三,深入思考细节。这种学习方法很重要!

第一遍,先跟上课程的思维,因为不可能过耳不忘,所以建立思维模式是初学重点。听第一遍的时候肯定似懂非懂,哪里不懂都不知道。听了前面不懂后面,听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是正常的,不要产生畏惧心理。

第二遍,有熟悉感了,好像懂了点什么,又不太懂的感觉。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其实正在慢慢养成,随着理解能力提高也就能记住更多,而记忆又是理解的基础。所以第二遍要求记忆,但肯定仍然会忘掉很多。虽要求记忆,却允许遗忘。忘了就复习,就反复的翻书。用反复来替代背诵。背诵的知识运用效率不高。

前两遍的学习,主要还在跟讲课的思维节奏。广泛求知不是主要的。第三遍及三遍后,知识记忆就是必要的了。没有知识的记忆积累,何谈深入细节。中医的知识其实并不多,尤其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有多少。关键是理论如何用于诊法和治法。知识量最大的是治法——方药穴位。没有别的方法,就是不断反复,忘了再看,再忘再看,反复直到记住了。这里必须强调,是通过反复来记住,而不是硬背。这跟认识心理规律有关。强行背下来的知识是没法灵活运用的,因为那些知识是未经联接或联接不强的知识,所以到用的时候反应不出来。根据你当前学习进程或思考要点或临床需求,有目的性的反复翻阅书藉资料,从而实现记忆。这种反复的过程,是知识连接的过程。这么记下的知识就是有连接的知识、能用的知识、稳定不容易忘的知识、容易化为能力的知识,脑子会自然产生应答反应的知识。

忘了再看,看了再忘。这是个必要的学习过程,不要试图违反这个学习规律,看似低效,实则高效。所有违反这个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比如逼着自己强记,实则是低效率的学习方法。不能灵活运用的知识,只适合对付考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核心知识并不多,仅靠记住是学不好中医的。学中医的困难不在知识量大,而在于灵活运用。几千年以来,中医的核心知识从来没增加过,或许还减少了。大量增加的知识只在治法诊法方面,比如方剂配伍和经脉配穴。这些知识,只要你掌握核心思维,是能无穷无尽创造出来的。如果从强记治法知识入手学习,你将被无穷无尽的浩典淹没,出头就难了。

成人的记忆模式是基于理解的。只要成年,就不可能只靠硬记活用,只有小孩能强记,然后用一生中慢慢理解。幼儿强记产生的利益极大,成人强记弊大于利。所以我不是很强调背诵正是此因。但我强调熟悉,强调反复,没事多思考多翻看,因为成人的记忆力已经差了,不如基于理解的基础来反复翻阅从而实现记忆。硬背诵对于成人来说困难很大,除非是小的时候记忆力受过良好的训练。现代人的记忆力远不如古人,因为古人有一套完整的记忆训练。

保持一生的学习习惯上粗分二类。有的人重博学,通过博学来深入,有的人走专深。我走的路子不是博学入手,而是从深入着手。因为在学医之前我已经学了近十年的易经,十几岁学习佛家道家。在传统文化上有了储备,所以每一个条文我都是细读。读一个条文我可能翻出几十家的注解来对比着参看。还要参照宋本、康本,桂本三个伤寒版本。每一条文都与其它条文进行联系对比。因为研究过易经,可以从不同的注家中分辨出哪家是有整体观思维的,哪家有所强解片面。不可能让大家先去学七八年易学十来年佛道,所以前两遍需要建立思维模式。两遍之后,差不多就已经有一个大体模糊的理论框架,这时候就能深入研究了。

深入研究到每一个症状,每一个方药,相互联系。比如某症,它有几种证型,何种兼症,联系到何藏腑,用什么方子治,哪个方子有什么药,药的药性是什么,这个药在这个方子里是干什么的,在另个方子里是干什么的;方子和方子之间是什么一种关系;病情如果传变了又应该如何?如何判断病情是越治越好,还是似好实坏。三遍就有举一反三的自学自研能力了,有能力参阅各家的经典,取己所需,而不困惑其中。

中医传承几千年,出现了各流派,有的流派偏重于研究滋阴;有的偏于某一藏,补肾派、补土派、脾土派;滋阴、扶阳、寒凉的。各家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所长,又有自己的所短。有的门派理论体系周全;有的取法偏重于某一领域擅长;有的门派是以伤寒论为基础而有所发展;有的在发展中渐渐独立,自成体系;有的善于大开大合,大攻大补,却短于应付复杂纠缠的困局。

远公学说和伤寒学说可互补长短,再结合一气周流学说,可谓完整,但整合难度有点大。

这套课程是以陈士铎藏腑学讲解伤寒论,其中融会方证以及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学说。于是,便构成咱们的医学核心教材如下:

  • 《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
  • 《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辨证录》《石室秘录》陈士铎著
  • 《四圣心源》黄元御

再说一下《黄帝内经》,经典重要性不用怀疑,但是并没有首先推荐,因为这本经典初学看了完全不知道怎么运用。其是用理论在说理论的方式,所以很难学会如何运用,而且不全是临床医学理论,还有其他的修行理念、天地气运学说(五运六气)、天地人一体感应理论。初学很难读出指导实用,除非是已经有相当的临床理法基础,再学内经,可以将自己提升。打个比喻,如果把内经理论比作100分,那你得达到90分才能看懂并实用,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临床医生,才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提高自己道行的指导。

不妨多想想所学的各种理论,去除那些玄奥高深的远离临床实用的,剩下完整理论且临床指导实用的。这也是我安排这套课程的目的,去掉那些太深奥用不上的、太浅无用的、不贴近实用、或是很不错但是有重复的理论概念,只讲那些实用而必要的理法,并且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述藏腑学说。入门之后,可自已决定广学诸家,形成自己的体系。

藏腑学大成者陈士铎,其理论集中体现在《外经微言》,核心章节是卷三和卷四。将伤寒论学说和陈士铎藏腑学说二个体系实现融合。换个说法就是方证学说和藏腑学说的整合。

整体观是个很难讲清楚的概念,很难一言以蔽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却又难以尽善。从治疗结果来论,则是实践存正祛邪的理念。这需要把人当作一个整体去辨证分析施治,需要把人放到自然规律、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治疗。需要掌握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治疗,以及为什么不同角度诊治都会起效,起效之后的后续策略又有何不同。还有,为什么说各派流只在表述上有矛盾,在本质上并无矛盾。正是此教材的设计初衷。

研究条文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尤其太阳篇占一半,从一开始最轻的病到最后错治误治,恶化,坏病,并病,到死证,全都有。所以说把太阳篇看明白了,后面的篇章就容易的多。通过对条文的学习来理解并完善理论体系,之后就是条文细致,并且又能宏观的跳出细节做到整体观思考。这种细节与宏观并用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因为临床拟策治法时,要着眼于细节,思维辨证时要放眼于宏观。有整体无细节将无以致用;有细节失整体会顾此失彼。通过条文细节的领悟理解,实现对整体理论体系的建立。理论框架建立了,你就可以自行研究条文,解释条文,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就可以指导临床运用。

这么学习的好处就是很多病没见过、也没看过案例,用理论及方法进行辨证分析,就能治好病。不必非要见过、听过、学过才会治。中医重要的是理论的完整。正确的前提是完整,失去完整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其次是经验。经验决定你的熟练度和效率提高,理法不备则经验无用。

跟老师学习的目的是形成你自己的理法思维体系,不是完全复制老师。每个人的成长学习经历不同,思维特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根本无法完全复制老师。复制老师的结果一定是永远追不上老师。把老师的体系消化掉成为自己体系的启蒙,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才有可能一代超过一代,中医才有希望。

如今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人才的速度无法满足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因为教学效率很低,跟师十年。师带徒的核心就是从实践中学。师傅往往并不是专业的老师,往往并不善于口才讲解,不了解心理认识规律,所以就从临床实践教学,遇到什么讲什么,所以慢而扎实。好中医可能不是好老师,好老师又可能不是好中医。又是好中医,又得是善于表达讲解,可想这种老师难遇。师带徒的方式可以不必有个好口才,照样能带出好徒弟,就是长期的从实践中学习讲解,极耗老师精力,所以一辈子也带不出几个学生。通过互联网为传播工具,我们希望摸索出可大量培养中医人才的教学模式。

中医有很强的生命力,体现在疗效。带着手指就能诊脉,带着眼就能望诊,诊断设备完全独立自主,不需要迁就医疗设备商,也不用迁就药商。

进入太阳篇讲解前,把伤寒论原文准备好,宋本和康本对照着看,会有很大帮助。看过康本你便知道,原来条文中是有注解的。而宋本并没有标出哪些是注解,全当正文看,就会产生疑问。宋本康本基本是一样的,偶尔几条顺序不同。可以看出宋康二本,是同样的源流。这么一看,桂本就很值得怀疑了,并非如其所说。我对照看宋本康本后,再看桂本,就非常确定这是后人修改的,并且修改者没看过康本。明显是针对宋本进行的修改。不过,桂本仍然是好书,修改者的医学水平很高,对于我们后人来说,能有所学才是硬道理。

各家的注解好几千本,先不着急看。待理法的整体框架建立起来后,可以自己去找书,或者听别人推荐,或者我给你推荐。博学广学,研究的时候彼此翻阅着看。不必每一本书全都要从头看到尾,如此奢侈的读书方式,没有网络的时代就太难了。

最好是按你自己的思路进行研究学习。取出某书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比如研究到某一条不理解了,就把各家的注解翻出来十几本。找一些此条文的案例,进行理解对比,思考其规律。如果看 不太懂,就先放放,做存疑处理。等待积累更深了,没准一下就能想通达了。

换句话说就是对前辈大家态度是取已所需来丰富自己,而不是完全去照搬某一家。但这前提是你得先有了自己的理法整体框架,否则会导致碎片化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