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第六条讲的是太阳温病,伤寒论一书对于温病的论述远不如对于伤寒的论述。可以说对虚寒证或者寒症,伤寒论的症治已经到了巅峰。然而对于温热病显得较为简单,所以才有后世温病派的诞生以弥补这种不足。另外伤寒学说在治疗阴虚证方面,论述也不是非常细腻。然而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有一套完备的理论框架体系,在这理论框架完备的前提之下,再对于某一类疾病有杰出的症治论述,这才叫经典。如果没有完备的理论框架,只是在某个方向有着杰出的论述、症治,那咱们说这是很好的著作,不会称之为经典。
就比如伤寒论,虽然在阴虚病和温热病方面论述的不够细腻,远不如温病派的《温病条辨》。可是他的理论框架体系里头包含了这种病的治法,而且伤寒论非常巧妙的不直接讲理论,但是通过条文结构的排列,用讲症治的方法,间接讲理论。用治法讲理论,然后把治法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则排列下来,等你理解了这种规则之后,自然也就明白了他的理论,堪称绝妙。因为如果直接讲理论,有可能学成没法用的理论。直接讲症治、讲治法,又有可能造成理论上的缺失。伤寒论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最为高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无古人可能是因为古人的著作失传,反正后肯定是无来者的。
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既要能够深入的研究,还要能够跳出细节把握宏观。当你从宏观上看这些条文安排在六经各篇中哪篇,前后文都安排了哪些条文,那时候才能体会到六经理法的精妙。学习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想一下医圣仲景为什么把这个条文安排在这篇?安排在这个位置?比如太阳篇分上、中、下三篇,太阳上篇基本都在说桂枝汤法的变化,这个只需要翻一下目录,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你再翻一下太阳中篇的目录,就会发现这篇的内容讲了很多关于郁结的问题,比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干姜附子汤,近乎八成的方子都是在讲各种郁结,或饮或热或寒、痰湿。
再看一下太阳下篇,下篇的郁结证跟中篇又不一样,阴分就形成郁结了,所谓阴分的郁结就是有了郁结的有形产物。做个对比:同样是治饮,小青龙汤治气分的饮,只要把气分的化开,饮就下去了,所以治法还在气分。太阳下篇的十枣汤、陷胸汤、瓜蒂散,必须得从有形的层面涤饮除湿,放在下篇。还有著名的三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放在下篇。这么一看就会发现太阳下篇讲的郁结证比中篇的郁结结的更重。说这个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个答案,这种答案没有太大价值。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伤寒论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
再比如,为什么会把阳明、少阳、少阴证治条文放到太阳篇呢?只要研究伤寒论,学习伤寒论,就一定会产生这个疑问。道理就在于医圣告诉咱们:再严重的病,也是由太阳病开始的,防线的崩溃都始于太阳。另外也告诉咱们,就是六经都有表证,不但太阳有表证。关于这一点,在后面的条文会看的更明白。比如桂枝汤,太阳篇有这好理解,阳明篇、太阴篇、厥阴篇都有桂枝汤。在向咱们透漏这个信息:不但太阳,另外的五经都有表证。那为什么非要刻意的把桂枝汤插到阳明篇、太阴篇、厥阴篇呢?同样的问题:桂枝汤是怎么治太阴病、怎么治厥阴病、怎么治阳明病,其道理何在?关于这些道理,如果现在展开,篇幅太大,咱就提出个疑问,后续中解释。
六经篇中还有一个怪事,就是少阳篇太过于简单。相对于太阳篇和阳明篇的细致,少阳篇太单薄,这是什么道理?后面的太阴、少阴、厥阴都显得比较丰满,唯独少阳就一小段,势必会让人产生疑问。显然视之不见不是研究的正确态度。厥阴篇还有一个反常之处,厥阴篇中所有带证治的条文,条文的开头都没有 “厥阴病”三个字,这点很不一样。我们看其他五篇,太阳篇一定有“太阳病”如何如何,什么方子主之。阳明篇也会有阳明病开头的条文,什么症状、什么方子主之,唯独这厥阴篇,所有证治条文前面都是“伤寒”二字,而没有“厥阴病”三个字。这是什么道理?再一看厥阴病的方子,貌似只有乌梅丸和当归四逆汤,以及当归四逆汤的变方——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其他所有的方子,都是其余各篇的方子。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厥阴的功能就是阴阳交接,阳极化阴,阴极化阳。阴阳不相交接了就会出现阴阳相隔、水火相隔、寒热相隔的病机。反映到临床上,经常就会看到寒热并现、寒热交替;虚实并现、虚实交替。伤寒论上举出了寒热交替的例子,但咱们要知道,虚实交替也是厥阴病会出现的,其治法就是沟通阴阳,令阴阳重新能够交接起来,所以其治法并不固定。因为热邪而造成的阴阳不交,得清热;因为寒邪造成的,得除寒温阳;因为瘀滞造成的阴阳不接,得消满除滞。当然咱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通过调节其他五经而恢复厥阴的功能。在条文中再细展开。
咱们借太阳温病这一条,提出这些疑问,也提出一些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目的还是:怎么通过条文的排列,来深刻的体会医圣想告诉咱们却又没有明说的东西。
“温病”这俩字,在整部伤寒论里面,只使用了这一回。就是“风温”这个词,别的地方再也没有了。这又是什么道理?总不能是医圣忘了写吧?面对这些疑问,视之不见显然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大致的解释,详细的还是要在条文中展开,既要能深入条文,又要能跳出来看,现在咱们刚刚说的都是如何跳出来看。这其实就是医圣仲景以六经立法写书的风格。等他提出太阳温病的时候,就是在告诉咱们很多事,比如,第一:太阳有温病,就有伤寒、伤湿、伤暑、伤风、燥。六气皆能伤害太阳或者兼而有之,比如风温、风寒、风燥、风水。第二:既然太阳能有温热病、风温病,那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其他各经呢?当然也能有。这就是医圣未说之处。他虽然未说,但是通过伤寒论的条文格式、排列,透出这个道理。所以说这种才叫经典,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写出来的书。那么在读后面的条文中,看到各种条文之后,把他放到这种框架中去思考,那么六经证治的体系就会逐渐的丰满起来,大的框架就说到这。
伤寒论全书只有第六条提到了温病一词,伤寒治法体系也确实在温热燥证上,方法不够细腻。温病学说和远公学说都可以很好的弥补这块。远公学说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远公学说的治法体系,在阴寒、阳虚这块不如伤寒论,在阴虚、虚损这块堪称完美。温病学说在治温热邪气的方法上,非常完善。
借助条文六,把治温热燥病的方法,大致梳理一下。温、热、燥共同的特点就是伤阴,先伤津液,津液伤的差不多了,进一步伤血,再进一步伤真水、肾水。先伤表再伤里,先伤气分的津液,再伤阴分之血。因为是燥热之邪,以伤阴为主。人体阳明又是燥热之性,所以会跟阳明相结,一开始就会表现一种阳明燥热的特征。太阳的功能主管卫外固里,也称为卫气。卫气要想发挥功能,必须要有足够的阳气和津血。温热燥之邪先伤体表卫气的津液和血,同时又会在内勾动阳明的燥火,演化成阳明症的态势来。温病学说将这个阶段称之为卫分病和气分病。统称病在气分。温热燥的邪气伤及太阳,就是卫分病。入了阳明就是气分病。阳明热盛,一定会雍滞少阳,形成少阳郁热证。少阳主管输机:阳气的输布、津液的输布、水谷精微的输布,乃至于血的输布,都跟少阳相关。少阳被郁热所结,会形成气机闭郁,郁热在里,就是少阳郁热证。这时候就要用透散气机、解郁的方法。温病学说把这套方法,总结为透热转气。有着一套细腻而完整的治法,可以学习温病派赵绍琴的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发展到赵老的时候就完善了。
温热邪气郁结了之后,极容易和痰湿之气相结,因为这都属于瘀滞不通之气,同气相应。也有可能和血脉相郁,就是和淤血相结。温病学说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治法,温热燥邪气在阳明、少阳这个阶段,就是温病学说的气分病。当温热邪气进入三阴,开始阻滞脾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要把津液、血和气往全身主管运化,这功能为热邪所伤,运化不利,就意味着全身的津血濡养这个功能出问题了,这个时候称为营分病。营就是营养的意思,营养得以正常输布。
脾除了运化功能,还有主管造血,生成津液这个功能,如果造血生成津液这个功能受损,就开始进入血分病。所以温病学说的血分病,包括一部分太阴的功能,也包含一部分少阴和厥阴的功能。厥阴是主管阴阳相交的,对于阴阳运化、升降有着根本的作用,所以这个功能跟运化也有相关,所以厥阴的一部分功能也相当于营分的功能。总之,六经定位和营卫气血定位,两者角度不太一样。
如果要把六经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融合起来,就必须要用藏腑学说。无论是藏腑学说、营卫气血学说,还是六经学说,都是人体高度凝练的自然规律,他本身就呈现一种规律,不是人为规定划分的。自然的规律就可以拿来用,用了就会灵,人为划分的就不好说了。
藏腑学说的总结过于细致。细致到容易失去整体的把握感。营卫气血显得过于简单,越简单就越能从整体上把握,缺点是容易失去细节,所以我们会发现,营卫气血学说都是结合藏腑学说运用的,既有了宏观又有了细致。
六经学说,所谓六经其实就是人体的六大功能概括,无论什么病都去恢复这六大功能,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单独用营卫气血来定位,细致程度不足以运用;单纯用藏腑学说,又太过于细致,容易失去整体;单独用六经定位,虽然细致度还是不够,却能够运用于临床了。所以六经学说有脱离藏腑学说运用的一个流派,就是胡老的学说。学说的特点是六经、八纲、方证。在六经、八纲、方证这套学说中,六经主要是用来判断病位的,当然也能判断一些病性、病气。八纲以判断病性、病气为主,也能辅助着判断病位,用白话说,病位就是哪的问题,病性就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如果是虚证,阴阳的什么功能虚了,如果是实证,寒热燥湿,风郁、痰湿、瘀血,什么性质的邪气,方证是其核心特色。什么是方证?就是什么方要针对什么症状有高效率的疗效,然后将之总结对应起来。所以方证学说经常会看到,什么什么症状对应什么药,这种思维方式。而远公学说很少有这种病、药之间的对应思维,至少是不以此为主。
一套完整的学术理论框架,一定要包含五个环节,首先你要确定病位,哪病了;要确定病性,什么性质的病,风寒暑湿燥火,痰湿、水饮、瘀血;要确定虚实,是哪种正气不足,还是哪种邪气太过,这是虚实。分清楚虚实,就容易分清楚正邪。帮着不足的正气去攻击太过的邪气,理清楚了病位、病气、病性,虚实正邪,那么他的传变就容易理清楚了。
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这是一体五面,环环相扣,不可分离,如果说病位、病性、虚实、正邪是静态的看待问题,那么传变就是动态了。六经的传变和一气周流的传变,是咱们最常用的两种判断方法。黄元御学说,一气周流学说在动态把握最细致,当然也要结合藏腑学说来运用,交代完这些理论框架之后,咱们就来分析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