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7~8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条是从受寒的角度来论发热、恶寒这两个症状。如果表受寒,正气会发动起来攻寒,就会有发热、恶寒的症状出现。恶寒是因为寒邪,发热是因为正气发动,称之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这里的阳指表证)。

还有种情况 “无热恶寒,发于阴也”。什么意思?人觉得特冷,而且平时经常怕冷,热都发不起来,说明火太弱,病已进入三阴,老底不足就发不出热来。这种感冒也不是那么难治,我母亲得过一次,她当时身上发冷,体温偏低35度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

此条文的阴阳指的是表证、里证的意思。表证代表在里的正气不虚;里证说明在里的正气已虚弱。虚证的恢复以六日为周期,外邪或者实证是以七日为周期,后面就会说到。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句话其实应该和第八条合到一块来讲。什么意思呢?看六经图,第一层是太阳、阳明,往下是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层。病从外往里传,第一天太阳,第二天阳明,第三天少阳,四是太阴,五是少阴,六是厥阴,这就六天了,到第七天的时候气会再传到太阳。邪气传的时候,从太阳往里传,传七天回到太阳,这个过程“行其经尽故也”。就是说邪气进入太阳病,底子够,不往里传,到第二天的时候,阳明这一层开始做战斗准备,第三天少阳开始战斗准备,一直到第六天,等到底层厥阴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的时候,到第七天邪气自然就被干掉,所以发于阳七日愈是这么数的,叫行其经尽故也,指病人全身的六套系统都做了一个完整的准备,邪气也就驱散了。

“发于阴,六日愈”做何解释呢?正气发动是由里往外发,你可以把它比喻成战争动员,战略物资肯定是从国内往战场、边疆上调拨。更为准确的表达“六日”说的是正气恢复的周期,所以他主要用来判断治虚症时候用。六经各自的功能开始动员起来恢复正气,需要以六为周期,厥阴到太阴、少阴,再进入三阳,需要六天。六天由里而外,这就使得在临床治病的时候,主要指虚损证,这些病都是虚实夹杂的久病,正气虚,邪气盛,这种病咱们统称为虚损。虚损症的治疗,经常会发现当吃到第六天药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当然这个周期并不完全以吃药的那天开始算。因为可能吃药的前两天,身体已经开始动员,动员三天了可能刚开始吃药。三天之后,身体已经完成了动员并且也接受了药物的辅助,到第六天的时候,突然明显的大为好转,这感觉就像是吃前五服药没饱,第六服药突然饱了似的,这种情况临床治病会经常遇见,主要发生在治疗虚损症上。吃到某一天大为改善,好像这一幅药比前几天吃的同样的方子几服药效果都好。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六日的周期从哪天开始算。这种情况当然是病人正气偏弱,如果正气足,没有这种情况。比如太阳伤寒,麻黄汤一副就好。像这种规律的验证,就得多做回访,要么就是给自己身边人看病,可以随时观察。

发于阳的七日愈,指的是人体的驱邪过程,发于阴六日愈,指的是人体正气恢复的周期。

“七日愈”,七也是阳数的数字。临床上确实有这么个规律:感冒是七天或者七天的倍数,不治的话自己也就该好了,正气的恢复是六天。这句“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说的就是这意思。更简单的说法是:邪气入侵是由外而里,正气的恢复是由里而外;抗邪以七为周期,正气复以六为周期,这当然说的是小周期。如果再大点,以年为周期,春夏秋冬各应生长收藏;更大的周期少、青、壮、老;五运六气常用于算一年的运气;一个时代的运气有大司天的玩法。说到运气学说,前人留下的并不完整,我们还得继续研究。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七天没好,怎么办呢?针足阳明的意思就是把阳明稳定住,别往里传。只要不往里传,邪气也就弱小退去了。没说针刺什么穴位,足三里或阳明经上的伏兔穴都可以。身体较为虚弱的取足三里。怕冷的、阳气不够的可以选伏兔穴。

条文八只说了头疼,没有其他的太阳病症状,言外之意就是邪气已经没那么重,只是还有点余邪未了。因为正气和邪气本身是一气,只有在不良好运行的时候,正气变成邪气,邪气其实也可以化为正气。可以做个比喻:在一周的循环中,是把邪气劝降的一个过程。

在中医的观点来看,没有纯粹的恶东西,也没有纯粹的善东西。都说附子有毒,可治阴寒证就得用它,有热证的人吃附子,那就是毒药。同样黄连、石膏这些寒凉药,得热证的人就得用这种方法治。所以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正和邪是相互对应的一套中华文化的辩证观。

好人坏人不绝对,邪气正气也未必绝对。比如有些人身上有些浮热,那就把这些浮热重新敛回来,让它参与中焦的运化,等于改邪归正,而不是把它给清掉。有的热盘踞在体内根深蒂固不归降,没法收敛回来参与运化,这样的热邪才需要清掉。一般这种热邪会跟另一些邪气盘踞在一起,可能是跟痰、瘀血、壅脓盘在一起,像这种情况就没法再把它收敛回来用,只能给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