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咱们先看字面意思,再看引申意思,从而渐渐学会举一反三的研究伤寒论。
字面意思是常喝酒的人,容易生热、生湿。这种湿热体质的人,又得了风寒袭表的太阳中风证。桂枝汤是甘温之药,桂枝、生姜是热的;炙甘草、大枣是甜的,桂枝汤的甘温之性还没把体表的风寒去掉,先跟体内的湿热感应,造成体内的湿热加重,无论是热加重还是湿加重,都有可能造成呕吐。
热造成的呕吐是因为热气上逆。湿造成的呕吐是因为湿阻中焦,以至于胃气不降,不降则逆。湿热证的呕吐,就呕吐而言,是人体自己抗邪的一种形式。有湿热郁在这一块,人体发动气机把他排出来,于是呕吐,但是后续力量不太足或者邪气太重,单靠呕吐解的很慢,效率很低,所以老是有呕的感觉,解不干净。怎么处理呢?
外有风寒袭表,内有湿热瘀滞的体质,方法有很多,咱们说几种,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方法背后的原理和理论。道理弄明白了就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第一种方法。既然是桂枝汤证,那么用桂枝汤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只要解决会跟内在湿热郁结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增加一些清凉透散、开散的药。有了这些开散中焦、清凉透散中焦的药加进去,就不用担心中焦的湿热跟桂枝汤的甘温相结加重。比如在桂枝汤里加上茵陈蒿、全瓜蒌。茵陈苦寒、性散,善治湿热,临床常用于退湿热之黄。茵陈治湿热的原理在于它能散、寒凉透散之性,所以也有人把茵陈归为利尿剂,其实他它并不直接通利水道,而是把瘀滞的湿和热散掉,人体通过小便排出去,所以通小便是间接作用,不是直接作用。茵陈除湿是因为它有苦寒、散通的作用。一边把热散出去,一边把湿气的瘀滞也给透散出去。
重点提一下,除湿的另一种方法:用苦、寒、燥的方法来除湿。因为湿气很复杂,它可以跟寒、风、热、气滞、瘀血相结,不同的相结就得用不同的方法。而且湿气久了,有的人伤阴,有的人伤阳,这就造成了治湿方法非常多。伤寒论中经常用茯苓、白术除湿。茯苓、白术属于燥利除湿,这个利是利水,一边用燥的力量,一边用利水来除湿。
全瓜蒌性润,也是开散性的,可以治瘀滞比较重滞的、粘沉的湿和痰。后面的条文中会提到全瓜蒌的各种运用。伤寒论中全瓜蒌被称作栝蒌实。用瓜蒌治湿是非常好用的,尤其是粘滞较久的湿气,必须先将他打散,才能利导出去。而且全瓜蒌有一个特别难得的性质,就是性润,对于那些伤了津液,湿气又粘着的,或者说津液不足的,用燥法不合适,因为津液已经亏了,燥更伤津液,湿还没除先伤了津液。阴虚内热的,用温热的方法不能除湿、用利水的方法也不能除湿,因为阴分津液不够。这时候有润性又能除湿的凉润性质的除湿药就非常重要。还有薏米,偏凉;天花粉;杏仁。或润或凉的性质正好对治那些不能用温热法、不能用燥热利水法来除湿的情况。
总结一下,酒客病,得了桂枝汤证,外有风寒袭表,内有湿热瘀滞,可用桂枝汤加上茵陈、全瓜蒌来治,这是第一种方法,是用经方的方法。如果用温病派的方法,方法有很多。
治这个病,大的方向理法就是清凉透散。用发散的方法能把表郁的寒散掉,能够把在里的湿和热同时散掉。就是温病学说的透热转气的一大类方法,核心就是发散、透散。这套方法可以说是温病学说对中医的一大贡献。
个人建议,如果想学习温病学说,最好学赵邵琴老师的资料,而不是直接抱着《温病条辨》或者《温疫论》去看。因为温病条辨表面看着也是以六经立法,可是如果用伤寒六经来看温病条辩六经,讲的不是一回事。统御温病条辨最好的是营卫气血学说,而将这套学说的理论、诊法、治法,发展的较为完整的状态就是赵邵琴学说。读赵老的温病学说会发现,营卫气血学说条理分明,好学好用。
但是如果学伤寒论的转入学温病条辨,在名词定义这一块就感觉很不适应,尤其对于六经的定义,伤寒跟温病是很不一样的。在温病条辨中对六经的定义其实就是藏腑的定义。但是在伤寒体系,六经的定义不是藏腑。
第二种治法,来自于《赵绍琴临证400法》这本书的第一页。感冒五法——辛温解表法。这些方子里用的都是发散的风药:苏叶、前胡、羌活、独活、秦艽,药量用的都很低,苏叶、前胡、秦艽只用6克,羌活、独活各3克,杏仁量用的大一点10克,杏仁能润、性质偏降。因为其他的药都是开散、疏风、行散的力量,往外散过了怎么办?用杏仁加以收敛,具有润性的收敛靠杏仁,这个配伍有点像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一升一降,一发散一收敛。散过了耗气伤津液,量用的很小就不用担心散的太过。所谓轻灵透散,这么轻的药量,同时又是发散性的,就不会增强中焦的湿热瘀滞,反而能起到散的作用。而体表的邪气,通过轻灵之性来透达体表把它散掉。这种散性既散了体表的寒,又避免了中焦的湿热雍滞。所以这方法跟伤寒论的桂枝汤法挺不一样。无论是脉浮紧、还是脉浮缓都可以用,只是如果脉浮紧的话,这点药量不够,因为这点散性对于寒邪闭表的麻黄汤证显得药量轻了,所以赵老补充:如果伤寒较重,就增加苏叶的用量,这里能看出温病学说治感冒和伤寒学说治感冒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伤寒桂枝汤法是太阳风寒,方法是把热量、津液带过去,用热量除体表的寒,带过去津液来补体表丧失的津液,病就好了。而赵老是用轻灵透散的方法把体表的邪直接散出去,在透散的过程中,都是一些升发、发散的药,药量又轻,势必津液会被带动到体表,因为这些具有推动力、风性疏散的药,本身津液运行靠的就是这股推动力。所谓气助血行、气行津液就是这个道理。担心往外发散的太过收不住,所以用杏仁起反佐收敛的作用,气法非常精妙。
这个条文还引申出一种新病与久病结合的情况。条文十七说的是风寒袭表和内有湿热相结合。类似这样的情况,临床会经常遇见。
我治过一例风寒袭表为表证,兼有在里津血不足。这个病例所表现出的症状就显得有点乱,不是那么典型。
像是麻黄汤证?身上有点汗,汗出不彻,并且身疼,骨节疼痛,这不就是麻黄汤证的主证么?可是又有点汗,或者说是有时有点汗,有的时候身上偏干燥。舌头偏瘦小,一定是阴虚久了,舌头才会偏瘦小。
先见咳嗽、发烧、恶寒。
脉也很乱:
右手:肺脉轻取浮滑之脉,中取、重取偏散、大;关尺偏沉
左手:寸脉有些浮,浮而无力,远不如右手寸脉那么明显;关尺也偏沉。
就是心脉浮而无力;肺脉浮滑有力,肺脉中、沉散大;其脉他都是沉的。
这个病例乍一看,不好好按书得病,像是麻黄汤,又像是桂枝汤,又像小青龙汤,又像桂枝厚朴杏子汤。到底是什么?脉证结合来分析一下。
有咳嗽、有痰,痰虽然不重、但是肺脉浮取显示出了滑象,这也是有痰象的脉。
又恶寒,恶寒又有痰,外有寒内有痰,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可以见到有汗,也可以见到无汗。如果有汗,麻黄适当减量。
用了小青龙汤,汗出来了,身疼有所缓解,发热减轻,咳嗽有所减退。症状消减了一多半,可是仍然有身疼、偶尔咳一下;由汗出不彻变成身上开始有汗;增加了后颈疼痛,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的症状。脉象的变化是肺脉的浮取滑大之象减轻,但还有点,沉取的散大之象也减轻,但是还有。因为有汗,所以桂枝麻黄的这种组合就要慎用,防止汗出过多反伤津液,所以改成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再加葛根半夏,一剂之后症状继续减轻,脉也在改善,肺脉的浮滑渐渐消失,中取的散象也消失,咳嗽基本好了,偶尔咳一下,也很顺利就能把痰咳出来,就是需要排痰的时候,咳一两下痰就出来了,咳是为了把痰排出来,而不是咳嗽为主证;也退烧了,也不发冷了,但是冒出一个主证:身疼痛。这个时候的身疼痛,是新加汤的体表肌肉津血失养造成的身疼痛。因为这个患者本来就有津血不足,又得了外感风寒加痰,拖了两个礼拜才得到治疗,所以外感风寒好了之后,他本来津血亏虚的问题,在感冒好了之后表现为主证,用新加汤来治疗。
这就是一个虚人外感的案例,所以半个月久久不愈。单纯的感冒不治七天也好了,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不好的感冒,那就不是单纯的感冒了,要么是外感加内伤;要么根本就不是感冒而是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很多中风症的前期,就会现出感冒的症状来,这里指的是脑淤血、脑血栓的中风。
第十条中说风家不了了者,十二日愈。举一反三,内有津血亏伤的外感风寒,照样会不了了者,因为他有本来的内损、内虚。感冒了正邪在体表相战,必定会消耗正气,在体表消耗了正气的津液,在里的津血本来又不足,现在感冒好了,体表津血不足而出现的体表津血失养的身疼痛,就是这么来的。所谓的虚人两感。治起来就比单纯的感冒要复杂的多,这个案例在新加汤之后还是要养中焦脾胃以生津血,极有可能出现六日愈或者十二日才能彻底把津液缓回来。症状消失,身不疼痛并不意味着津液就完全恢复了,这个道理咱们讲过,对有的人来说,症状消失了,脉色还没恢复,那就并不是真正的恢复。当然也有人脉色恢复了,症状还没恢复,那就知道症状肯定很快就会消失。
复杂的问题都是由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所以精熟的掌握简单的问题,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问题。
最后把这个案例捋一遍,一开始有明显的风寒、痰袭表的小青龙汤,一剂小青龙汤之后,开始有汗,所以不再用桂枝麻黄的组合。因为出现项背强几几的症状,所以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葛根、半夏,加葛根是为了针对项背强几几,加半夏是因为增强化痰的力量,用过之后感冒症状消失,改成体表肌肉津血失养的身疼痛证,就是新加汤证,于是改用新加汤善后。在善后阶段,如果再次受寒,极容易复发。这是因为虚了,抗邪能力不足,所以极容易再次受到外感邪气所伤。
最后再补充一下这个案例的舌象,舌象在治感冒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可以告诉咱们这个感冒好不好治;患者有没有潜藏的问题,有潜藏的问题就不好治。
此案例中患者的舌象始终是苔白厚而干燥,只是干燥的程度逐渐的改善,不那么干了。但是直到感冒结束,舌头是比以前润泽一些了,相对于正常人而言还是偏干燥的。因为津液受损,舌头是瘦小的,说明津血亏虚的时间很久了,舌苔偏厚对应有咳而吐痰,所以这个舌苔偏厚对应的是痰湿,随着感冒症状的消失,仍然是有较厚的苔,只不过比之前薄一些,舌头润一些,整体还是比正常的要厚,比正常的要干燥。这说明感冒虽然好了,但是他的舌象并没有明显恢复,还有潜在的问题,内在有阴虚,津血亏少,又有痰湿的体质。阴虚痰湿是治起来很麻烦的一种痰湿症形,也正是因为这种体质使得感冒持久不愈,遇到这种患者一定要善后,一定让津血亏虚和痰湿体质有所改善,否则就是只干了一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