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1·22(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二十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二十一条和二十二条分别讲了桂枝汤去白芍,以及去掉白芍之后再加炮附。这两条语意连贯,所以放在一起讲。

理上明白了,就不难推演运用方法:脉促、急、数、不规则的间歇,这是心经的症状。少阴病可见心经症状。这里是太阳病的心经症状,就应该同时见到太阳的规律性症状,咱们称之为太阳经主证。同理,如果少阴病的心病,会见到少阴的症状。同样是心病,少阴可见、太阴可见,阳明、少阳、太阳都可能见到心上的症状。用六经辩证可以清晰的分析出病情的深浅,这是藏腑学说和六经学说结合运用的小例子。所以六经的主要症状一定要谙熟于胸,六经辩证的核心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主要的症状来解释和治疗那些不常见的症状。

就比如这条桂枝汤去白芍,心阳、胸中大气被寒闭郁,是有可能出现咳嗽的。如果症见太阳主证脉浮、汗出,又见胸闷咳嗽,那么就可以用桂枝汤去白芍来治疗。

条文中只提到了脉促胸满,其他的主证隐去不谈,祖师爷默认我们能够自己脑补出来。因为他在六经条文中明确说出了各经主证,所以这块就省了。条文起始太阳病三个字,就是告诉咱们自己去脑补太阳病的症状,仅以太阳病三个字一言惯之。古人习惯这么写书、说话,他认为你知道的东西就不用再说了,只说所谓的重点,结果传到后世,没法脑补出来,于是造成一些偏见出现。

再举个例子,五行学说是用来推演藏腑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一生二,一克三,按照这样的顺序,是一种藏腑之间的动态关系。但是如果只用五行学说就失去了病情轻重深浅的判断。就像这个条文,心阳受郁的病机。如果以六经的角度来分析,六经都有可能出现心经的症状,于是单独用五行学说就无法判断病情的深浅、轻重。前辈先师讲五行学说的时候,是默认后人能够自行判断出病情的深浅,所以不必事无巨细的讲一遍,讲五行就讲五行。然而文字传承了几百年上千年之后,只剩了文字,于是咱们看到了只剩下五行,把五行单独拿出来用发现有不好用的时候,所以过失不在先师前辈,也不在五行学说。但是如果说过失在咱们后辈学子,好像有点冤,因为这种文化的断层、传承的失传是现实情况,有历史原因。

事实上中华文明整个的传承过程就是失传了之后再总结,总结了之后再失传,这么踉踉跄跄的传承至今。虽然踉跄但星火不断,反观古印度文明,被外族入侵之后,原住民沦为奴隶,成为四种种姓里最低下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是连影子都找不着,只能留下点建筑。而我们却可以翻开一千八百年前的伤寒论、更早的黄帝内经,阅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但是有一定困难,这个困难就体现在你要把不同的学说结合起来用才完整。就像单用五行学说表达不出深浅轻重层次,所以藏腑五行学说要结合六经才有层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温病学说的营卫气血理论也是来解决这个层次问题的,单独使用六经学说会发现在虚实正邪的传变上表达的不够细腻。

从临床的高效率来论,六经八纲的方证学说可以称之为尖端,所谓辩证的尖端。但是尖端是需要有基础的。刀尖需要刀身做基础,山尖需要山基做基础。这套学说基本不讲健康态的人体是什么样、什么道理,只讲怎么治病,所以在信息时代下,学术的大融和是必然趋势,因为信息获取的方便,必然会打破门派之见。知识的获取渠道只有师传和家传,就会造成门派之见,所以我们现在的难题不是得不到知识,而是怎么获得完整而体系的知识,所以学习态度、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就成了重中之重。

有了方法研究条文就容易了。比如桂枝去芍药汤,这个条文冠以太阳病,那就自然可以脑补出临床中可能出现的太阳病的症状,条文提示脉促、胸满,知道胸阳闭结,那就能推演出脉象如何。胸阳表现为心火和肺气。左右两寸为心肺,肺脉的健康常态应该是以浮中区域为主、沉取偏弱。当胸阳被截的时候,两寸脉的浮取会表现不足,另外很有可能脉象以沉取为主,是一种闭郁之象,被闭郁在里面,所以遇见心脉沉,同时见到脉促胸满,可以考虑桂枝去芍药汤。里面有姜枣草,说明是有汗出,姜枣草巩固津液。如果不需要巩固津液,姜枣草可以去掉,化为桂枝甘草汤,后面会讲到。

脉浮可以用桂枝去芍药汤,脉沉也可以用此方。脉浮的是太阳病,自然可以用太阳类方;脉沉的是胸阳被截,自然可以用桂枝来升达。两套学说拓展了此方的运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脉没有其他的病气。如果脉夹杂其他的玄、滑、紧,显然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脉兼见紧象,很有可能只靠桂枝的力量不够,所以祖师爷有句话: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果肺脉出现闭郁之象,那肯定用的不是桂枝汤去芍药,比如麻黄类方。以方测证,也能测脉,还能测舌象。心阳闭郁会出现什么舌象?舌尖对应心脏,心阳闭郁舌尖会发红,红的越厉害说明郁而化热越厉害。闭郁但是热的不厉害也会发红,但是只舌尖发红,这是舌质的反应。舌苔的反应呢?苔跟质相比较,苔更多是反应气分的,而舌质更多反应在里、质分的、有形的。此证的心阳闭郁显然在气分,在气分的舌苔可能表现为舌苔偏厚,以前不厚,得病之后厚的,这是气分的闭郁造成的。

桂枝是热药,所以此证的闭郁偏于阴寒、偏于阳气不足、热量不足。反应在舌象上,舌质的整体颜色是偏淡的。虽然舌尖发红,但是整体偏淡。苔虽然可能偏厚,但苔不应该是黄的,黄苔主热、主久湿、久郁。舌尖偏红,舌质的整体颜色偏淡,有偏厚的舌苔,同时见脉促胸满,就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药汤。

补充一句:此证的舌苔多见白苔,如果出现黄苔,则说明以前就有里湿,那治起来就慢些,仍然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药汤,但是你要知道出现了黄苔就比白苔好的慢。我在临床治病经常会遇见舌苔黄、舌质偏干,用了温热药之后,舌质变润,舌苔由黄变白。由此可知,看见黄苔就百分百认为是热,是有问题的。因为久病也会变成黄苔。

如果舌苔始终是厚的,平时就厚,还伴随舌质偏厚,则认为是久湿,湿症常表现为舌苔厚、舌质厚。如果仅出现舌苔厚,这种好治,因为苔表现为气分,气分病好治。如果舌质也厚,就不好治,越厚越不好治。治湿伤寒方最常用的是茯苓、白术,但是真阴亏损再用茯苓、白术治湿就没什么效果了,也可以换个说法:真阴亏损为前提,还有湿,用茯苓白术治湿会更伤真阴。即便湿能一时得减,以后还会再出来。所以才会有茯苓、白术和地黄一起使用的治法,比如肾气丸。再比如,桂枝汤去掉桂枝加茯苓、白术,意思就是留着白芍养阴,在此前提下以茯苓白术化湿,二十八条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