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9

第二十九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都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都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这个条文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只有这一条记录了几次诊治的过程。除此之外,都是一条文一方证,或者一条文一理,于是此条文就很珍贵。整部的伤寒、金匮,只有这一条可以让咱们观摩一下先师仲景的治疗过程。第三十条是对二十九条的一个注解,不但有医案,还有医案分析。

咱们在分析条文之前,先大概介绍下这个条文所记录的案例流程,因为这样更容易理解。

开始记录了一个误治:用桂枝汤发表使得津液更伤,于是现出了阴阳阻截、寒热错综、虚实夹杂的坏症。仲景给出的治疗思路是先复其阳,后合其阴,最后攻其实。从这个治疗过程,可以得出一个反推:这是一个津液和阳气两伤的病人,而且不止阴阳两虚,还出现了热结和寒结并存的现象。这种病就很复杂,以六经论可以定为厥阴病。之前提过厥阴病主管阴阳交接,阴阳不相顺接就会出现厥症,所谓的厥症就是阴阳不通,阳、阴、血都有可能结住。延伸一下,痰湿、水饮、瘀血都有可能造成阴阳相厥,阴阳相隔。有时候是单纯的热结或寒结,但这个医案两者都有。所以读完条文,我们可以反推出到底是个什么病。

一开始用桂枝汤误治,耗散津液之后,出现了厥阴证的寒热阴阳相隔。先用甘草干姜汤恢复阳气的开散力量,因为阳气管运化、推动、疏泄。仲景用甘草干姜汤来开散,这点非常值得品味,而且用的是先复其阳、后复其阴的方式。还要注意到用药的比例,甘草四两、干姜二两,甘草的量是干姜的一倍。甘草性缓,这种缓滞之性可以制约干姜的发散之性,使干姜的发散之力变得和缓,尤其甘草的量翻倍于干姜。甘草还有一个作用:固敛津液。一边固敛津液一边恢复太阴脾的阳气。津液被固敛的同时,虚浮于上的阳气也会被收回来。在三十条的时候,还另外加了注解“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夜半子时,阳气回藏至极,借阳气回藏的天地之力,帮助人体虚浮的阳气回藏,回藏至极当升发,阳气升发,两足当温。前子时阳气回藏至极,后子时逐渐升发。在临床中也经常能够观察到这种现象,少阴阳虚或者少阴有寒的,子时反倒容易手脚暖和过来。

第二次诊治用芍药甘草汤来复其阴。阳复之后,足寒的症状消失。阴复之后,抽筋的症状恢复。芍药甘草汤是经方用于治疗津亏造成的抽筋或者肌肉紧张,效果非常好的方子!甚至包括津血亏虚的腹痛,也是用白芍剂类方,比如小建中汤。白芍是经方滋阴第一药。白芍滋阴不用担心其性缓滞,因为白芍量用大后还有通行的作用。芍药甘草各四两,比例是一比一。白芍养阴的作用再加上甘草固守津液的作用,这是伤寒论到现在为止滋阴第一方,后世医家称这个方法为酸甘养阴法。同样此理,后世医家称桂枝甘草汤为辛甘化阳法,因为桂枝味辛、性热、再配上甘草,可以缓慢恢复阳气。

最后还剩下点胃热,有谵语,用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出自阳明篇,是三个承气汤中的一个。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厚朴(炙,去皮)二两,枳实三枚(大者,炙)

调胃承气汤

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这三个承气汤都是治阳明腑热,区别在于大承气汤既有胃肠腑中的热同时又燥结了大便。所以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能破气、理气帮着通行大便的理气药)一起用。

小承气汤是热结不重,但是有大便的燥结和腑气的郁结,就是燥屎和气机都结上了,但是化热不明显。所以他保留厚朴、枳实(理气)和大黄(通行腑道)。规律就是有大便燥结,大黄、厚朴、枳实一起用。热结明显加芒硝。芒硝配大黄主要是攻热。

调胃承气汤就是大便燥结不明显,热结明显。热结重于大便燥结,所以保留大黄、芒硝,不用厚朴、枳实。

总结一下用药规律:

大便燥结:用大黄配厚朴、枳实通大便。

热结严重:大黄配芒硝,攻热通腑。一边攻热还得一边通。

六腑贵通,通则无病。不管肠道还是水道,都得通。

条文二十九,此处用调胃承气汤,可以得知有热结阳明。所以条文二十九中的案例,有伤津液、有伤脾阳、有浮阳外越、还有热结。津液的伤而结,这样一个杂症。

最后段落做了叮嘱,如果阳气伤的太狠,还要以四逆汤来调理。不过在第三十条的时候,就没再提到四逆汤,所以这一句“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应该就是个嘱咐或者论述。这个嘱咐在我看来,是在针对甘草干姜汤的那段。意思是如果甘草干姜汤力量不够的话,就用四逆汤。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临床中绝无可能出现,刚用完调胃承气汤攻阳明热实,随即就用四逆汤温少阴虚寒,这不和常理。因为如果有胃家实热倾向的体质,不能用四逆汤,用了就会把胃家实热招起来。所以最后这一句“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这不是时间次序,不是接在承气汤后用四逆汤。所以在我看来这一句“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应该放在做甘草干姜汤的后面,倒装句。之所以把这个说清楚,是要尽量还原与解析这个医案的治疗过程和病机的发展演变。病机还原后,不妨想一下如果自己遇见这个病会怎么处理?

先复其阳,后复其阴,再攻余热之邪,除了这种治法,是否有别的治法?平时多做这样的思考,即便想错了都会有所增益。在思考、学习阶段犯错,总比在临床犯错好。错误的方法在思想和理论上一定有不通达之处,反之理论和思想通达,用于实践也无法避免犯错,因为人是无法避免犯错的。然而在理论和思想层面,明达之后可以尽可能、极大地减少临床实用上的错误,这就是咱们为什么那么强调理论。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这些症状“脉浮,汗出,微恶寒”很容易想到桂枝汤,但是忽略了“心烦,脚挛急”。咱们已经知道心烦是因为有热结,脚挛急是因为津液不能濡养筋肉,津液亏之象,也可以理解为津液这个层面结住。这不是单纯的桂枝汤证,有三阴证,反用桂枝汤攻其表。“欲攻其表”是小注,原文是“反与桂枝,得之便厥。”

讲到这里引出一个思考,有三阴证同时又有表证桂枝汤证,是不是凡是这种病,只要用了桂枝汤一定会变成坏病呢?答案显然不是。临床中经常可以先用桂枝汤解其表,再慢慢治其里。但是这个案例这么治就变成坏症,表现就是“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那么什么情况下要先治表,后治里或者先治里,后治表;什么情况表里兼治;什么情况下要先治实、后治虚或者先治虚、后治实。该怎么拿捏?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一两节课能讲清楚的问题。大家把这事放心上,这正是这套教材的教学目标之一。

大的原则:哪个是最紧要的短板,先治那个。比如二十九条:津气结住是关键短板,其次是津液和阳气不足。本来津液就不足、还郁结,再用桂枝汤发表,津液就更伤,于是变为坏症,病厥(厥就是阴阳交通被郁结住)。热也会跟着被结起来,所以烦躁。气逆不降,所以呕吐。热结,津液又不够,所以咽干。

看治法,甘草干姜汤与之。一定要注意看甘草干姜汤的比例,比例往往在细微处透出了真实价值所在。甘草干姜汤绝不是四逆汤去附子那么简单,因为比例不对。四逆汤里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甘草与干姜比例是四比三。但是在甘草干姜汤里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比例不对、用量也不对,其目的何在?试想:已经有热结,中气不降、吐逆、上焦热结,津亏咽干,再用温热性的干姜为主,就像火上浇油。所以他把甘草的量加大,用到四两,而温中开散的干姜用到二两,干姜是散热之气、横散,因为结住所以要散,因为津液亏,所以要用大量的甘草来固津液。在伤寒、金匮里,甘草用四两,就算量很大的,找不出太多比这个甘草用量更大的方。

甘草用量最大的几个方子,这是其中一个。还有炙甘草汤里炙甘草四两,甘草泻心汤里炙甘草四两、桂枝人参汤里炙甘草四两,这基本是炙甘草的最大用量。这个量意味着有明确补固津液的目的,所以研究伤寒论,方剂比例至关重要,决不能忽略。

咱们的课程要求听到第二遍的时候要关注比例,听到第三遍的时候要详细的研究比例。

此条文:炙甘草四两补固津液,干姜二两温散中气。这个毛病阴阳两虚,气津两弱,单补固津液阳气不恢复。用温热药呵护阳气,津液进一步受损。使用甘草干姜汤之后,“厥愈足温”意思就是脚暖和过来了,阴阳相隔的问题也见改善。在这个条文的证治中,炙甘草的量一定不能少,如果炙甘草十克,干姜五克,还是按比例来,这个病就有可能治不好。甚至炙甘草二十克,干姜十克都未必能治好,因为十克干姜的横散力量不够,不足以把结住的气散开。从病机以及语境上分析,这里还得按照一两等于十五克的量使用,量小不管用。

不但甘草干姜汤如此,后面的芍药甘草汤也得按这个量来。“更作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就是脚挛急的问题解决了。如果用十克左右的白芍,解决不了脚挛急。芍药甘草汤的方子是芍药和甘草各四两,一比一的比例。这就能理解:这里芍药和甘草各四两,前方甘草四两、干姜二两其目的所在。芍药甘草汤里的芍药低于三十克很难起到解挛急的作用,或者就算能解,也得吃很多副之后。

所以先师仲景治病给人的感觉像速战速决、闪电战。药量小就没法闪电战。药用量小可以缓药调制,但病情急用缓法就不合适;病情缓用急法也不对。

“谵语者,稍与调胃承气汤”,还是中上焦有点热、热结。芒硝能开结,大黄可以攻下的。这里用调胃承气汤,就不单单治阳明热,关键还有结,令结在上焦的阳能够向下沟通(大黄能攻下,能起到把热往下引的作用,芒硝又能开结)。厥阴篇是有承气汤证的,厥阴病的承气汤证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阳明燥屎,而是为了沟通阴阳。凡是厥阴病的治法,都在沟通阴阳。阳明内结,阴阳不畅,症状在阳明,病根在厥阴,换个说法,通过调阳明可以恢复厥阴的阴阳交接功能。既然调阳明可以恢复厥阴的沟通功能,那太阴、少阴、少阳等其他的五经,都可以反过来调厥阴。这就体现了六经为一整体的理论概念。之前提过桂枝汤也可以拿来治厥阴病。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这句话不是这个医案的用药,是在论述道理:如果阳气损害的更重,甘草干姜汤就不够,得用四逆汤。怎么知道说四逆汤的这句话,不是病例里的呢?就看三十条,提了阳旦(桂枝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承气汤,就是没提四逆汤。这个是方法论,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找回作者写书时的语境或者心境。

曾说过,条文顺序中透露出了先师仲景潜在的含义。一开始是误治,如果正治会是什么呢?我在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会习惯的联系上下文看。前一条说的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讲的就是津液和阳气被结住,化为湿气,或者说湿结住了津液和阳气,于是在表或者上焦的气津奉养不足,所以头、脖子发硬、头疼。津不足,脖子发疼发硬。阳气上去了,津液没上去所以翕翕发热。中焦又结住了所以心下满微痛,中气不利造成小便不利,所谓土不治水,土不治水能出现小便不利,也能出现小便数,总之就是水道不正常。

上一条是这样的,这一条也是被结住了。自汗出、小便数,这是在不断的损失津液,水道病。还有脚挛急,津液丧失之后,筋肉不养。心烦是热结于上,脚挛急是津亏于下,症状虽然跟二十八条不一样,但是病机却如此相似。依我之见,初诊的时候应该用二十八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一味干姜。芍药配甘草,酸肝养阴固住津液,因为二十九条这个病有津液不固的问题,再配以茯苓白术,疏导津液,白术恢复脾的建运,茯苓利水,疏导津液;生姜疏发水利;干姜开散郁结之气。下面第三十条实际上是对二十九条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