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34 葛芩连汤案例上

三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摘出一些案例,帮助大家整理思维。已经理解本条文道理,那么这些案例就非常简单。本节选取几个循经热症案例。

案例一:鼻窦炎

男,34岁,主诉鼻炎多年,流鼻涕,鼻子干燥。其中葛芩连汤证的症候群为前额胀痛、口渴、苔微黄,两寸浮,其他脉悬;兼见后颈不适;饮食二便正常。鼻炎的症状规律是遇见风寒加重,兼见后颈不适。

前额疼,是阳明头疼的典型部位,口渴并且舌苔微黄,这是热象,确定了是阳明热症。没有大便燥结、数日难下,排除了承气汤证。没有大烦渴不解,脉洪大,排除了白虎汤证。那么就是葛芩连汤证。此处的两寸浮是表邪上存,结合后颈不适,知道太阳层面也有邪气,只是太阳过于脆弱,没能把邪气拦住,加上本来就有阳明热,所以直接阳明入里化热,变成葛芩连汤证。此处的脉悬为热结气机,可以在葛芩连汤中加入柴胡来解郁。当然加入青蒿和桑叶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解热郁的药都可以。当然要注意的是还有太阳表症,所以要用能散到表的解热郁的药是最合适的。

所以此案,咱们开方用葛芩连汤加青蒿。看原文是怎么治的:葛芩连汤合四逆散,加上牡蛎和吴茱萸。我们体会他的用意,加四逆散的目的显然是脉悬;加牡蛎和吴茱萸是为了开结。加了吴茱萸这种热药,显然是因为患者说每受寒发作加剧。牡蛎放在里面是因为牡蛎能治水中之结,不管是水结还是痰结。在《本草乘雅半偈》上有特别漂亮的一句话形容牡蛎:敛水之融,摄山之结。

咱们在读案例的时候记住,治法不一定就一种,在理解了原作者的治法之后,还要想到自己遇见这种情况,用自己的方法如何处理,还有没有你觉得更好的方法,更适合你的诊治系统的方法。就如同此案例中,每受寒则症状加剧,受寒加剧在这里总不能断为寒症,这说明太阳的卫外固里功能不够强,太阳不能修复的原因是因为阳明一直有这么一股热。里症不除,表证难消,所以治里为主,原方用葛芩连汤就可以。内热郁结造成的气机郁结而现出的悬脉,是因为热郁,把热清了,郁自然也就没了。郁清了悬脉自然也就减,可以不必用解郁的四逆散,只要加上一味解郁的青蒿。更细腻点可以配上桑叶,但是桑叶不是必须。所以咱们治就用葛芩连汤加一味青蒿。

当然,案例记载的内容肯定不能完整的反映临床四诊。或许医者在临床中发现了四逆散证,但是没有记录在案例上,这就是读案例的一个麻烦。所以咱们学习案例只是学一招鲜,这一招可能是治某个症状的一招或者是治某一种疾病的招数,或者是对某种药物运用的招数,或者是某种诊断的技巧,所以是碎片化的。但是因为你的理法已经成体系了,把这些碎片的东西,可以融入到你自己的体系之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证能力。想从案例中完全还原临床四诊是很难的,除非是作者把案例记载的非常详细,详细叙述了脉象、症状、望诊信息、并且配上舌象图片,但是我们极难看到这样整理的非常详细的案例。

就脉象信息而言,口述或者文字记录的脉象信息跟你手下真实的指感,所得到的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案例记录者如果能详细表达各部脉象,对于咱们求学者帮助非常大。更多的案例记录形式是:XXX症状,大致说下脉(脉也没有按三部讲清楚),然后用文字叙述下舌象,给出了方子,最后给出了效果。像这种案例,咱们只能从其中学到碎片化的知识,就这一招,把这一招融到自己的体系中就有用。这里稍微提一下学习案例的方法。

案例二:麻疹出自《经方实验录》

李(孩),疹发未畅,下利而臭,每天下利二十余次,舌色绛,而苔白腐,唇干,目赤,脉数,睡不安。

如何判断是个热症?脉数同时见到舌色绛(绛就是红的发紫),代表热盛,两象合参,定位是热象。每天下利二十多次,症状在肠胃,属阳明,那么就是阳明热利。诊断时一定要脉色症合参,不可以单独一象、一症而论断。阳明热利的同时又见斑疹,所以医者加了升麻、天花粉。加升麻目的是为了剥疹外出;天花粉有一些熄热、开结、回充津液的作用。加这两味药属于作者个人的用药经验和习惯。从本质上讲,单用葛芩连汤就可以。经验式的用药可以提高疗效,然而核心还是葛芩连汤。

医案后作者说麻疹兼见下利,十之七八是热症,属于寒症的不过二三,言外之意就是见到麻疹兼有下利,只要见到有热象,就是葛芩连汤证。热象比如舌红、脉数、口干、口渴,有的人甚至会发热。具备典型的热症或者热象兼见麻疹而下利的就用葛芩连汤。

案例三:口疮出自《经方实验录》

有意思的是这一案例已经由葛芩连汤开始往承气汤转换。所以单用葛芩连汤已经不太有效。看下医者详细记录的治疗过程。

儿科,初诊时满舌生疮,环唇纹裂,不能吮饮,饮则痛哭(就是长了满嘴口疮,喝点水就疼),同时见到身发热,尿少,脉洪而数,常烦躁不安,但是这个时候大便还可以,没有明显承气汤证的大便燥结。

身发热、脉洪而数、烦躁,不见大便燥结,于是选择了葛芩连汤。但是用后症状不减,维持原状。应该一剂就改善,但是没有改善。这个医者比较有经验,想到有燥屎相结,大便燥结使得热清不下去(因为被结住了)。第二剂就在方子中加了大黄、玄明粉和枳实。玄明粉就是煅烧过的芒硝,药力比芒硝要和缓些,但基本跟芒硝一个药效。服后效果大增,仅一个小时,喝水就不怎么疼了,睡觉安稳。第二天起床后口疮大退,可以吃奶了。

从这段情景描述中,可以品味些东西:比如医患之间的及时反馈对于治疗极为重要。试想,如果一次开了三天的药,服用了三天。此案大便已经开始燥结,这三天的药也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之所以能及时调整,是因为医患之间能及时沟通。虽然是曹颖甫的直系门人,在判断葛芩连汤和承气汤中,仍然出现了点误差,及时弥补。人非圣贤,中医的诊断工具就是眼睛、手、询问,是不可能百分百不出错误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有很多病不是靠一星期面诊一次能治好的。可是当今现实是患者还要上班工作,不能两三天就来复诊,只能一周来一次,除非病的实在难受。这就造成当今社会都是把小病养成大病才去治。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当今社会很难行的通,除非是患者极度信任医生。

案例四:吐泄症,西医诊断肠胃炎,出自《江西中医药》,1963年

陈姓,男,5岁。发烧,下利二次,大便有粘液,嗜睡,抽搐昏迷(看着很严重)。舌苔微黄,脉沉数。西医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又吐又拉,病在肠胃,属阳明病位。脉数、苔黄、发热为热象,断为阳明热利。比较让人紧张的是有抽筋昏迷的症状。一般孩子犯了抽筋昏迷的病症,家长就极度恐慌。葛芩连汤三剂病愈。不管是肠炎、抽搐、昏迷,还是呕吐下利,具备了葛芩连汤症候群,就用葛芩连汤治。

案例五:脱肛,出自《北京中医杂志》,1987年,胡献国医案

车某,男,52岁,初诊主诉脱肛两月余,三个月前患肝硬化腹水住院,经治疗腹水消退出院。出院后总觉得便意频频(老想大便),于是临厕努挣而使直肠下垂。近来逐渐加剧,开始用手还能推回去,再往后推不回去了。曾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治疗无效。

患者症象是胸闷腹胀,烦热口苦,肢体困重,疲乏神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

此证阳明腑热结而化湿,湿热阻滞中焦,阻碍脾胃肠道。单纯用葛芩连汤效果就不太好,必须要帮他清化中焦湿热,疏解气机瘀滞。通过症象能看出有明显热象。比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小便短赤、烦热口苦,都指向了热证。闭结了肺气胸闷腹胀。中气被湿热阻滞的另外一个症象是舌中心的苔黄,当然舌红是有热。

病色与某个部位独显于此,往往对应着相应的病位。主要用于舌象和脉象。舌象的一般定位规律:舌尖对应心、尖端两边对应肺、舌体两边对应肝胆、舌中对应脾胃、舌根对应肾、膀胱,男科、妇科。这是一般对应规律,而不是绝对,凡事皆有例外。有一点必须强调:此处舌象对应的心肝脾肺肾并非是藏器本身,而是指其相应功能,这点尤为重要。比如咱们说舌尖对应心,这个心不是心脏,而是心所主的各种功能。心的主要功能包括:心藏神;心主血脉的通行运输;心火。舌尖出现异常病色,那么心的功能就会影响其一,具体影响的是哪个功能,要诸象合参。

在这个案例中,舌中心的黄腻苔散开了,代表中气受阻解决了。案例中有大便秘结,本是承气汤证,应该用下法,但是患者已经严重脱肛,医生就不敢开大黄、芒硝,这种考虑是正确的。即便有大黄芒硝证,但此时患者服药后势必会大便增多而造成脱肛严重,所以医生选择了较为和缓的葛芩连汤加味。

这个案例的情景告诉咱们一个道理:有些病并不是直中要害就是最佳方案,还要考虑患者的接受程度,体现了求稳的心态。读案例的时候,这方面的东西也要品味一下,不是单纯地学方药证治。

如果不考虑患者主诉脱肛严重,单就病机、病症而言,用葛芩连汤合承气汤的厚朴枳实来治腹满,大黄通腑,芒硝泄热开结,会好的更快。可是如果换了我,也不敢开大黄芒硝,最多加厚朴枳实。因为大黄芒硝一下,大便势必增多,触及脱肛,治病的时候还要考虑轻重缓急。至于提升举陷,针对脱肛,葛芩连汤里葛根就有提升的作用。

看下医生开的药方:

葛根30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甘草5克 木香5克 麻仁15克 杏仁10克

通过所用方药,不难体会医生的用意。加木香,芳香行脾,属于芳香化湿之法。麻仁润便通肠、还有些理气的作用。杏仁宣肺、润肠,有润肺和润肠的作用,也具备理气的功能。此方用较为和缓的方式,帮他打开湿的郁结、气的郁结和阳明腑道大肠的郁结。因为手段和缓,所以见效也和缓。

症后:一周后复诊,患者胸闷腹胀减轻,大便通畅,便后直肠能自行还纳。药既对证,效不更方,宗上方调理半月,脱肛痊愈。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治后随访是个特别好的习惯,既可以帮医生增长经验,又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随访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越是简单的事长期坚持下来越是困难。但是真能坚持下来的,一定大有裨益。

案例六:痿证,出自《黑龙江中医药》,1988,刘昌建医案

这个医案最值得思考的是,热利治好了,但是体表的津液没有随之恢复,留了个病根,造成痿证,其表现就是肢体软弱,不能站立。西医估计说是肌无力证。

赵某,女,28岁,l980年9月1日上午劳动时突然腹泻,泻下急迫,日十余次。伴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明显的热象,热象又属热利。本村医生给予黄连素片(黄连素是治热利的常用药,效果也是不错的)、扑热息痛等药,治疗三日后泻止热退。热利虽然止了,但是又出新状况:1980年9月4日凌晨起床感觉下肢软弱;不能站立,送诊所了。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送到诊所之后,居然是中医诊治。案例描述:进诊室时需他人架起双肩,双腿拖拉在地。症状是: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双下肢肌肉松懈,感觉消失,皮肤发凉,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

明显的痿证,也明显的热象。所谓痿证,因为津血不能濡养肌肉而造成的肌肉无力而松懈。一开始是葛芩连汤证,但是用了黄连素片和扑热息痛,虽然下利止了,但是阳明的热并没有褪去,并且肌肉津液受损,不得濡养而现痿证。阳明热症造成的津液不能濡养筋脉肌肉,典型的葛芩连汤证。原方用葛芩连汤,但是医生考虑到痿证,所以葛根量用的很大。

葛根30克 黄芩10克 黄连l0克 炙甘草6克

服后变化是:服第一剂时,腹痛较重,但下肢已经知道痛痒。第二剂时腹不痛,能走路了。服用到第十三剂正常走路。为巩固疗效,再服三剂。

最后一段按语:本案属痿证范畴,脉证相参由湿热困阻脾胃所致。湿困脾胃,不行津液于四肢,筋骨肌肉皆元气以生,故痿而不用。治当遵《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以葛根芩连场清利阳明湿热,兼升阳明清气。湿热一去,则四肢筋脉和利,而痿证自愈。

案例七:痿证,出自伍炳彩医案

舒某,女,67岁。1986年7月24日初诊,办事外出,在大雨中走了几分钟。归家后第二日却发现已不能起床。双下肢痿软无力。二便俱需人接。脚不痛,但觉无力,口渴有汗,全身无力。脉软寸旺。初用清暑益气汤加味三剂,证不见减。后思治痿独取阳明,加之患者前额痛、后项不适,于是用葛芩连汤加白藓皮、地肤子,服5剂,能起床走路,但不稳。连服50剂愈,康复如初。

加白藓皮、地肤子是因为这两味药都有清热走表的作用,还是治皮肤病的热病常用药。医者的思路是寸脉很盛,并且是濡脉。濡脉是一种指下软软的,类似于滑脉,但是比滑脉面积更大、更软,是常为湿症的脉。所以加上白藓皮、地肤子,既能清热,又能化湿,这两味药能化湿是因为有疏散之力。这种疏散之力是种风性,风能胜湿的思路。其实用原方葛芩连汤也是能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