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64 桂枝甘草汤 心阳与心阴的区别

六四、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技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本条论述心阳虚造成的心慌,虚则喜按,心率失常。心跳正常的时候,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不会有明显的跳动感。以前讲过当阴阳和合,经脉通畅的时候,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感觉不到的,至少正常人感觉不到,修行人不在此列。当阴阳失衡,经脉不畅,症状就出来了。六四条所论述的这种心慌、心悸、心跳失常,感觉心跳到嗓子眼了,用手按着觉得好受一点,条文上说“其人叉手自冒心”。

病在心阳不足,怎么知道是心阳不足?以方测证,方子是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桂枝性热,有宣通心阳的功效。心阳是什么功能?就是给血增加足够的热量,并且把血输布出去,这就是心阳的功能。桂枝即能帮着心脏宣布血液,又能增加热量。当使用桂枝甘草汤的时候,桂枝的量一定得足够,至少得30克才能确保疗效。这点跟桂枝汤不一样,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从10克到15克、30克乃至于45克都会有效。但桂枝甘草汤如果用10克、15克,效果就会明显的弱。桂枝的量翻倍于炙甘草,说明以通行为主。有一种说法,炙甘草炙的发苦(想炒到变苦,得炒焦一点),苦味能入心,所以苦味的炙甘草能入心。

拿炙甘草入心的治法,除了桂枝甘草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方子,就是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与此方正好是一阴一阳。桂枝甘草汤是治心阳不足,炙甘草汤是治心阴不足。什么是心阴?就是心血。人体的血液流到心脏,心脏给血液加温,然后把有足够热量的血液顺着血脉送到全身,把血和热量带往全身。如果单就心脏而言,心血还有另外一个功能是别让心脏烧坏了,因为心是热量最高的器官,如果心缺血了,第一个反应就容易热。如果心又缺血,热量又不足,那么全身的血和热量都足不了,医家称之为心失血养,西医称心肌缺血。其表现在脉上,两寸虚弱、两寸偏沉,或是脉细、脉涩,更主要表现为左手寸脉。

咱们以前讲过通过脉来判断当前主要矛盾的病位是非常直观、非常简明好用。举个例子,比如某人心慌心悸,以手按心。号脉发现心脉虚弱,第一反应就是桂枝甘草汤,为了更有把握,可以再收集一些其他信息。比如,如果心脏的阳气和热量都不够,往四肢体表运送的热量肯定更不够。摸一下他的手,看手凉不凉。看下舌头,舌象颜色淡不淡。桂枝甘草汤证除了舌淡代表阳气不足之外,还有可能出其他舌象,比如因为阳气不够,往全身宣通的热量不够,所以显得阴偏盛,阴一偏盛反应在舌苔上就是舌苔可能偏满、偏厚。所以一看舌苔特别满,一层白苔,把整个舌头、舌尖都包上了,这也符合心阳不足的舌象。

平时在诊脉的时候,三指切腕,除了要诊脉的博动,此时皮肤的温度、皮肤的干燥程度,也要随之观察一下。比如三指之下皮肤很凉,往下按到沉取,发现皮下之肉也很凉,基本九成的情况,这人是受凉的。当然也有例外,手腕凉,手却热或者反之手腕热,手凉。遇见这种手腕和手的温度截然相反,必是郁证。用手测温度的时候,用手指背。因为手背比手心对温度的感知更为敏感。用手指背触碰一下患者的手心,发现手凉,同时又有心慌、心悸、心神不宁,基本就是桂枝甘草汤证。

反之,触诊得之手心很热,舌象也是舌象,这时候是否是桂枝甘草汤证?就必须得找出这些热象从哪来的,并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有心阳不足。一般来说有心阳不足是不容易出现热象的。但是事事有例外,因为阳不足的人,照样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郁热,郁热表现出来就是种种的热象。所以记住:阳虚和郁热是能同时出现的,说白了就不止一个病,有两个病,这两个病分别有各自的表达。如果发现根本没有阳虚的症象,反倒是怕热,容易口干口渴,手脚又是热的,大便还时不时容易偏干,同时还有心慌心悸,这便是阴虚造成的心阳偏盛,主治阴虚,滋养心阴,那就是炙甘草汤证。

炙甘草汤证的脉有可能表现为心脉的虚弱,因为血虚是有可能表现出虚象的。但是不要忘了血属阴,阴虚的时候阳不虚,会显得阳偏盛,那么心脉就有可能表现出一种阳偏盛的脉,反而心脉有力。所以人的脉象表达也分虚实、分阴阳。一体两面的问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时候正面示人,有时候反面示人。脉象也是这个道理。同样的道理,阳虚正常说应该表现出一种无力虚弱的脉,阳不足、鼓动力不足,应该是脉跳的弱,这是咱们说正面表达出来的,别忘了还有个反面,阳虚的人容易受寒,容易得寒邪,当寒邪之象表达在脉上的时候,可能或弦、或紧、或有力。基于这个原因,也是初学者认为中医不好学的原因。但是如果你能想通,凡是阴阳一体都是两面的,不是反应这一面就是反应那一面,其实也没多难学。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虚弱的人、虚证、久虚之人,脉象、症状,舌象、面象、手象都是一派虚像,那这个病好治,只需要治虚就行了。可是如果脉色证除了虚象之外还掺杂了实象,或脉上有实象,或舌上有实象,或某种明确实象的症状,那这个病就是虚实夹杂,就难治的多,代表正气已虚,邪气趁虚而入在盘踞。因为正气的虚弱使得邪气要去掉会变得非常之难,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慢性病,难治就难治在这。你用猛药攻伐,或有效、或无效,或一开始有效之后就无效了。用扶正药慢慢养正,那些痛苦的症状一时根本减弱不了,必须得正气上去几个台阶,邪气退掉几个台阶之后,整体症状、生命体质、健康程度才能整体提升。就属于难治的毛病,而这种毛病,咱们在现实生活或者临床中都能见到特别多,特别不好治。那这种病人就苦了,四处求医,到处都治不了。虽然一时不是要命的病,但是痛苦时时伴随着。这种慢性病,西医没什么办法。中医有办法,但是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治起来也是颇为麻烦的。

中医难学主要就是体现在诊断上,因为内在的病因传递到外在望闻问切的信息,是有可能失真的。或是信息叠加,导致内在病因传递到外在四诊信息上,会有所失真、模糊。这就给咱们判断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就必须有一种理论去解释这种驳杂的四诊信息,整理出一个头绪,条理分明之后才能辨证准确,用药才能见效。假设:如果女娲娘娘造人,把人造简单一点,使得内在的病因传递到外在四诊信息上完全不失真,热象永远如实表现为热象,寒象如实的表现为寒象,虚象或者实象、痰湿瘀血都清晰如实的表达在望闻问切上,那治病可就太简单了,因为方药学起来比诊断容易的多。

那么如何去剖析这些失真的信息,将之解释为一个有条理的诊断结果,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不同的流派,以不同的解释方法、不同的理论,去解释那些诊断信息,从而给出不同角度的治疗方法。这就决定了人类永远只能以某个角度去解释或者解决问题,于是化繁为简就成了一种必须的选择,用一套思维模式、思维方法解释一切疾病的病因以及治法,这就是众多医学流派产生的原因,这是基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原因。当然,众多流派产生,还有其历史原因、时代原因,气候原因,还有为了弥补前人所不足的纠偏原因。

实际在中医的整个传承过程中是不断经历了传承、失传、再发现、再传承、再失传,不断循环这样的过程。就像这本宋本《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传到宋朝的时候,已经凌乱不堪了。宋朝朝廷印书局,重新编纂《伤寒论》,刊行天下。等传到明朝的时候,基本已经没了,只剩下一本被大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欣喜若狂,刊印天下。所以咱们看的这本宋本《伤寒论》,到现在还能看见,也是几经频临失传。赵开美生在明万历年间,江苏常熟人,当过刑部郎中。从隋朝开始制定了六部制度,一直到清朝,以六部治天下,有点像《伤寒论》以六经治万病。所以《伤寒论》也差点没失传。所以当咱们读到《伤寒论》的时候,不免心生感慨,心生敬畏,敬的是前贤传承,畏的是沧海桑田、历史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