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69(上) 温阳补虚化饮各法

六九、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又是一个很简单的条文,条文越简单其实越难分析。像本条文六九,整条中只有一个关键信息:“烦躁”,那该怎么分析?除了以方测证的方法,还有一个经常提到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前后文。

就像本条以茯苓命名,茯苓四逆汤。方药组成就是四逆汤中加上茯苓和人参。看到茯苓,又联系一下上下条文,发现祖师爷在附近的这几个条文,连续的出现茯苓,那么祖师爷的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在教怎么用茯苓;怎么对比茯苓、条文方证的区别;或者进一步水气病有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哪些病情。因为茯苓主要功效就是利水,前面条文有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马上后面又要提到茯苓甘草汤,也即是苓桂姜甘汤,就是苓桂术甘汤里把白术换成生姜。紧接着又有五苓散,这些方剂都有利水之效,以不同的方式利水,都是在讲水气病。

那么在这条文前后顺序,不同茯苓剂、水气病的条文中相互印证,咱们再反过来去理解六九条,此处烦躁是何解,或者说茯苓四逆汤该怎么用,那么分析起来就并不困难了。祖师爷就是这么写书的,他经常把含义隐藏在条文的顺序之中。对于已经习惯平铺直叙看文字的人,就像我们看白话文的人,确实有点费劲。

先解构一下茯苓四逆汤的方剂,然后再把茯苓四逆汤前后几个茯苓剂、或者温阳剂、温阳利水剂进行区别。

茯苓四逆汤以四逆汤的底子,炮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四逆汤就是这个比例,甘草最多,其次是干姜、附子最少。这种用意咱们之前讲过,用最大量的甘草是为了培土,用附子和干姜的热力培育中土,让他走的慢一点。这是一个少阴方,治少阴阳热力量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四逆汤和茯苓四逆汤用的都是生附子,取其行阳、通阳之效,炮附子只剩下温里或是配伍之下温中的功效,或是配上桂枝汤也能温表。四逆汤用生附子,显然还是有行阳、通阳、宣阳以去寒的用意,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人参,人参是补益剂,以补气为主。虚到太阴,乃至于太阴层面以下,是要用人参的,虚到本藏(同脏)也会用人参。此处说的人参是东北参。

再强调一下,使用经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党参用来替换人参。在少数情况下,这人已经气虚到本藏,藏腑之里,尤其是五藏之里,会用东北参。此处所说的人参补五藏在里的根本气虚,这个人参是东北参。显然汉代的人参也有这个功效,但之前说过汉代人参绝种了。但因为东北参的补性跟《伤寒论》中的人参药效不一样,所以不得不用党参替代绝大多数经方中的人参运用。

加了人参说明此病已经是太阴病或者少阴病,说明藏之里气受损。四逆汤加人参也是常用的组合叫四逆人参汤。人参补气,四逆汤扶阳,阳气的两个层面:气的层面和热的层面,分别以人参补气,而四逆汤扶阳之热量。之前提过,阳气是个泛称,如果细剖析的话,根据用药的针对性,分别有气、热、燥、风。燥就是消化吸收、分清化浊的功能;热就是热量、温度;风就是疏泄力、推动力、推动津液前行、血液前行的力量。而燥力、热力、推动力,其背后的力量来源都是气,所以临床运用经常以补气的方法恢复热量,就是补气法和温热法同用。以补气的方法恢复燥力,就是补气法和燥药并用。也有补气法和疏泄力的药共用,比如柴胡黄芪合用或是柴胡人参合用等等。这个知识点插在这里复习一下。

明白了茯苓四逆汤方根先是四逆汤,又是四逆汤加了人参的人参四逆汤,人参四逆汤的功效既能恢复热,又能恢复气,在这个基础上再以量最大的茯苓四两、人参一两,把这些帮扶起来的热量和气用来利水。这么一看,茯苓四逆汤就很简单了,即补气又温热,拿补气温热力量去利水的功用。理解了这个功用,再反过来分析条文,出现了烦躁。那这个烦躁跟水饮、水湿之邪离不开关系,也跟阳气不足、气不足、热不足有关。

关于气热不足而造成的烦躁,在后面的条文,尤其少阴篇,讲的非常透彻。其原理非常简单,心肾相交的功能是归少阴管,少阴心、少阴肾,心肾因为寒、因为热量不足生成了寒使得心肾相交失常,心肾不交出现烦躁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还有一股水气上犯侵心,也容易烦。可以进一步推演,水气上犯、水气停留,水湿之证,这股水湿上犯之后还会出现什么症状,犯胃会恶心。

因为是水湿之邪,说明这人化水的力量不足,肯定就不爱喝水。更有甚者,喝完水觉得恶心,或者喝完觉得胃里有晃荡的水声,水下不去,水的吸收分解能力变得很差。水气停留造成水饮、水湿,影响了水道,有可能会出现小便不利或者尿频,当然这个尿频已经到了少阴,阳热不足的层面。那咱们不禁立刻会想到真武汤。真武汤也是少阴阳热不足,并且造成了水湿水气停留。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茯苓四逆汤用了人参,说明气虚是个重要环节,真武汤没有明显气虚。临床中就可以找那些气虚出现的常见规律症状,有的话就是人参证。

真武汤有白芍,而茯苓四逆汤不用白芍,说明没有育阴、保阴之意。所以茯苓四逆汤证看不到明显的阴虚。

茯苓四逆汤不用白术,说明燥力没问题。而真武汤用了白术。人体燥力不足,一定会影响到从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燥力不足在轻证、身体津液不那么亏的时候,表现都是便溏。当然燥又不足、热又不足,就容易更偏于拉稀。燥、热、气、疏泄,各力皆属阳。咱们分治或者分析的时候,是分开论的,然而在人体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或者说是合为一体、揉为一体。所以在治疗的时候经常是共治。比如咱们说燥的时候,经常会燥热一起说就是这个道理。燥热力量太过还是不足,如果燥热力量长时间的不够,就会由一开始的容易下利、不爱喝水,变成干燥,因为吸收水分的源头就不足了,经过长时间的倒耗,就全身彻底不足了。这时候想拉稀,没有水分,如何拉稀呢?所以因为燥热力量不足而造成的大便干燥症,一定是病了很久的毛病,属于重症。而轻证则表现为拉稀,因为食物中的水分不能完全给吸收干净,所以就表现为拉稀。

恢复燥力最常用的是白术和半夏,白术是味养正的药,半夏偏于攻邪,但是如果把半夏少量运用,取其燥力以恢复正气也是可以的。反之如果把白术大量的运用,就多少有点攻邪的功效,就像把黄芪少量的运用,有益气养气的功效,但是大量的使用黄芪就能攻邪了,攻水湿之邪。所以茯苓四逆汤的运用更加偏重于水道病的运用。当然有可能出现轻微的便溏,或下利,但不以此为主症,因为茯苓利水,功在水道。

并且茯苓有安神之效,后世把茯苓拆开,茯苓的心叫茯神,茯苓的肉就是茯苓。其实茯神和茯苓功效差不多,只不过茯神安神的功效更强一点。而茯苓其实也有安神的功效,安的是因为被水气所犯造成的神不安。其他情况的神不安,茯神都无效。比如心肾不交是因为阴寒造成的,单用茯神肯定无效。心神不安是因为热造成的,茯苓和茯神肯定也无效。或者神不安因为气虚造成的,茯神和茯苓还是无效,得用人参。

以前提到过,对于一味药或者一个方子中的每一味药如何分析学习。

首先要抓住他的性味,是偏热的还是偏凉的,温凉寒热,大寒大热还是性平、不寒不热。酸甜苦辣咸什么味的,各味有其倾向。

抓住这个核心之后看其功效是偏润、偏燥、偏补、偏泄。不管攻邪还是养正,都是建立在性味功效之上。

最后看他对应的主治,主治哪些病、哪些症状。

比如茯苓,为什么能安神,有安神之效是因为能够把侵犯心神的水湿化掉。所以治疗水湿、利水、甘淡渗利就是他的功效。其性味不寒不热,性平。味道甘淡,什么味都没有,所谓甘淡渗利。所以要发挥一味药的主治,一定要建立在他的性味之上。性味正确了,所列级的主治,什么病什么证才能有效,否则只抓住主治去用药的话,多有所失,失的是性味功效。反之,如果不看一味药的主治是什么症状,只抓住性味功效去用,其实也能见效,只不过即抓性味功效又抓主治的去运用会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