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七二、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七四、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七一条的前半段已放到七零条讲了,现在只需要讲后半段“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本条前后好几个条文都是在讲水气病、水饮病的治疗,并且多以茯苓入药。七三条还有茯苓甘草汤,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苓桂姜甘汤。条文七一、七二、七四分别都在讲五苓散。其实,条文七五也是五苓散证,或者说也是一个水饮证。从七一条到七五条的中间,插了一个茯苓甘草汤,这种写书的方式是告诉咱们同为水饮证,也有所区别,临床当鉴别之。
于是咱们也把七一条到七五条进行合并讲解。看看这每一条对五苓散的描述,分析他的病机、病因,治证方法。还是先分析此方的组成,把握其功效,了解了五苓散的功效,再看条文就很容易了。
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猪苓、茯苓、白术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汉代没有钱这个单位。比两低一单位级的是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半两就是十二铢。十八铢比半两多一些,差不多四分之三两。桂枝半两,就是十二铢,再配上泽泻一两六铢,差不多就是三十铢,基本就是这个比例。泽泻的量最大,桂枝量最小,茯苓、猪苓、白术的量居中,那么说明此方以排水、利水、利尿为主,因为泽泻就是利水、利尿的功效。
在本方中,白术、茯苓、桂枝都好理解。但茯苓、猪苓和泽泻并用,是什么意思?因为咱们知道茯苓、猪苓和泽泻都有甘淡利水的功效,而在经方的使用中,很少出现几味药功效相似,并用于方中。经方的构架,其中任何一味药都是独挑大梁,不可替代的,有专门的位置。功效重复、近似的药,一般不重复使用。可是到了五苓散,这个习惯有点不一样。学习到这个地方,肯定会有此疑问。茯苓还好一点,尤其猪苓和泽泻,同样都是利尿剂,利尿利水有何不同?当初这个问题没少困扰我。直到读了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上面详细记述了猪苓和泽泻各自的药性,并加以区别,方得以解惑。
先说猪苓、泽泻和茯苓的共同之处,三味药都是甘淡渗利。猪苓和泽泻,利尿、排水、利水的功效更强一些。茯苓甘淡渗利,利水的功效更平和、平缓。他的功效并不是强力的把水排出去,而是通调水利。这个功能就是双向的,水不足的地方可以把水调拨过去,水多的地方可以排掉。如果用茯苓单独一味排水,量必须大,所以反倒不如加上利水作用更强的泽泻和猪苓,这样排水、排邪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茯苓通调水利的功效,可以把水带到缺水的地方,所以前辈医家称茯苓能补能泄,这个补就是能把津液带到缺水的地方。而猪苓和泽泻就是排水,属于排水的工作专精,调拨水的事不管。
猪苓和泽泻,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共同点都是甘淡渗利、排水、利尿,都是能入肾和膀胱,肾和膀胱主水。
看下泽泻的性味:甘淡,这个不用多解释。泽泻还具有咸、寒的功效,还有点酸。咸能软坚,寒能清热。若水邪之中还有邪火,就可以用泽泻一边利水,一边清这个火。
猪苓性味:甘淡;气平,不寒不热,不温不凉,所以猪苓不能清水中之热。但猪苓味苦,苦则气降,苦则开散,所以猪苓有苦降开散之力,所以药书上称猪苓的证治运用为通淋,消肿满。
猪苓的苦是微苦,苦消肿满;配上泽泻的寒、咸,咸能软坚、寒能清热,所以这两味药的主要功能一样,却有不同的兼职功能。将其合用必定是取其兼职功能,否则取一味就可以了。于是我们知道五苓散中,猪苓和泽泻的并用是为了取两味药那一点兼职功能,除满、泄滞、软坚、泄火。
泽泻的这点寒凉性太弱,如果真正是热证,非常明显的水热互结之证,单靠泽泻药劲就不够,所以才会有猪苓汤这个方子。猪苓汤和五苓散是对方,一个用桂枝,虽然量不大,但是性热,所以五苓散偏温;而猪苓汤用滑石,滑石大寒,所以猪苓汤是性寒的。功用都是利水,但是一寒一热。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然后再观察一下五苓散的药量比例,虽然各药之间相差的不是那么悬殊。但是量最大的泽泻,比量最小的桂枝要一倍有余,所以此方桂枝是辅助,整体药力还是在甘淡渗利,利水,同时把水中的结、滞和郁的那点水中之热给清掉。利水为主、温阳为辅。量最小的温热桂枝,又配上白术十八铢,白术性燥,所以此方有一些温燥的功效,燥能化湿。这么一来,本方的功效就清楚了,主要功效在利水,利水药还有个兼职就是把水中的滞、满、热同时也给清掉,然后再配上桂枝和茯苓的温燥之力。桂枝还有提升的功效,但是因为桂枝的量最小,所以提升的功效比较弱。桂枝毕竟是可以达到太阳层面的药,达到体表,然后带着一股温燥利水的药力到达体表,就可以把体表的水湿清泄掉。然而五苓散并非只能清泄体表的水饮、水湿,同样能够清在里的水,这个“里”病位是指的是以膀胱水道为主的病位,膀、肾、三焦。
在这重复插入一个概念的讲解。表里的概念,何为表,何为里?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概念,哪个是表、哪个是里。表里是对比之下的相对概念,比如用三阳跟三阴比,三阴是里,三阳是表。如果拿三阴之间比,少阴比太阴更偏于里,太阴就成了表。如果拿太阴跟阳明、少阳、太阳比,太阴又是里。藏腑之间,比如脾胃同属中土,胃就是中土的表,脾就是中土的里,脾胃之间的对比又互为表里。同样的道理,如果肾和膀胱比,肾就是里,膀胱就是表。可同样是膀胱,膀胱腑和膀胱经脉这两个比起来,膀胱经脉是表,膀胱腑是里。沟通表里的就是中,有些前辈医家称中为半表半里,叫什么无所谓,明白他所发挥的作用就可以了。在这插入一个表里概念的重复讲述,因为必须有这个概念,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五苓散证。
关于五苓散,现在临床基本都是煎煮汤剂服用,不像条文上用的是散剂。制散的方法是把这五味药“捣为散”,既然是捣成的,就不可能特别细,应该是偏粗的颗粒。然后服用散剂,“一方寸匕”大概相当于2.74毫升,每次的服用量是很小的。
方后说“白饮和服”,白饮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米汤,二是米酒。这两种说法米汤更可信,因为《伤寒论》条文中提到用酒的时候,用“清酒”二字来称谓。有清酒有苦酒,苦酒就是醋。所以此处的白饮不应该是酒,应该就是米汤。
再往下就好理解了,既然是用米汤和服,米汤是粘的,同时又是吃的药粉、药渣,那么这个药渣就不会很快的从胃进入肠,走的会比较慢,尤其是一到胃,立刻散开了,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缓慢而持续的吸收药力。说他缓慢是因为相对汤剂,汤剂经过煮提,药力混合在水中可以直接被吸收。而散剂和丸剂,必须是胃肠中的津液或者说胃酸,一点一点的软化并吸收这些药粉,所以更不容易被吸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药效会持续的作用,从胃一直到小肠、大肠,都在不断的吸收药力,所以很缓慢、很持续。
同理,丸剂和散剂的区别也就好理解了。丸剂推进去是个药丸,在胃里没那么容易散开,不像散剂一到胃里立刻散开,散开一点点往下走就慢,丸剂在胃里不一定散的开,所以丸剂到肠子里才开始渐渐发挥作用。这样丸剂起效的速度比散剂慢,跟散剂相同的是,也是要缓慢、持续、长久的提供药力。这当然就跟汤剂的用意不同,汤剂经过煮提,相当于体外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对药力的提取,到了胃里,直接吸收了。因为又是水液汤剂,吸收的很快,药效起效很快,那么药力相对于丸和散就更加猛烈。所以汤字也通荡,用涤荡来形容。
知道了丸、散、汤的区别,那么在临床中就可以加以利用,使用汤剂配合丸剂,或者汤剂配合散剂,来实现不同的效力,以其增强疗效。如果需要也可以配上膏方,就是浓缩的中药汤,最后熬成膏状。一般膏方多用于补,可以想象,在这浓缩的几个小时中,那些气分、容易挥发的药力也挥发的差不多了。所以膏方中气分的药力,不易保留。中医有句话,短煮取其气,久煮取其质。质的意思就是深入的、进入有形层面,偏于入里的这类的功效。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五苓散的条文方后,既然用散剂,有点像是吃了之后,在肚子里慢慢煮的意思。那么说明一个要点,本方的运用很重视气分的药力,于是咱们临床用这个方子,就不宜久煮,因为现在用此方都是汤剂。也有同行说,五苓散还是用散剂效果更好,这个说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下一节,咱们分析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