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71~75 五芩散条文讲析(1)

七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七二、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七四、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七一条的五苓散“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咱们已经知道了五苓散的功效,再通过条文学习他的运用,把握其症状规律是主要的运用方法。像这种反复出现的方剂,条文上的症状需要强行记忆下来。这些症状规律在临床辩证思路、方剂运用,经常运用的到。更有甚者,日本的汉方派完全以这些症状规律做为开方的依据。

话归正题,七一条的五苓散证给出的症状是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的主要功效是利水、利尿;利水之力还掺杂一些温和燥的力量;以利水为主,温燥为辅。那么针对病机,一定是水饮的郁堵,还有一点燥力不足、热力不足。那么这个病机是怎么造成了微热消渴、小便不利?

这个“微热”有两解,一解是太阳之邪,太阳受邪(主要是寒邪)之后正气发动而发热,这个跟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发热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此证以水为主,所以他的热不是很强。

 “微热”还有另外一解,在表并没有受到外寒,而是其本身就有一点温燥之力不足,水气病或者水饮病停留于体表。体表为太阳病位,所以脉浮。停留的水饮必定会造成气机的不畅,因为气运行到水饮停留的地方就不畅,不畅就郁堵,郁堵就容易化热,所以不是一个热证;也不是一个外感寒邪之后,正气发动的热,而是水饮郁堵郁出来的热,所以是微热。只要把水饮清理掉,兼而把水中郁的热给清理掉,其热自除。

因为五苓散证中的热并不是主要的病因,如果病因是水中有热,热是主因,那是猪苓汤证。

“小便不利”可能是一时膀胱、三焦功能有点弱,造成水饮不能很好的排出去,于是造成小便不利。也有可能是不管什么原因造成了水饮、水气,膀胱三焦是管水气通道的,阻滞的水饮、水气影响了膀胱的功能,于是小便不利。这两种因和果互为因果。

理不同,治法相同,其中的区别就是正邪的区别。正气弱了,膀胱、肾、三焦主水的功能变弱,就有可能造成水饮停留。是因为正气弱而造成的邪气停留,也可以理解成本来是正常的津液,但因为藏腑的功能差了,这些津液变成水饮,这是因为正虚造成的邪。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某种邪气重的时候,就会反过来伤及主管这一功能的藏腑。比如,不管什么原因有水饮了,三焦、膀胱、肾都是排水的,过多的水饮就会伤及三焦、膀胱、肾。因为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就是邪气伤及了正气,所以这是一体两面的思维。

中医看病,正邪观念极为重要。因为辨清楚正邪,才能决定虚实,是按虚证治还是按实证治。治反了就比较麻烦,如果正气还能勉强支应,刚有点虚,虚的还不厉害,这时候把虚证当实证治,症状可能能一时减轻,但是正气会更虚,为下一次发病做准备。反之,把实证当虚证治,用那些补虚的方法,邪气去不掉堵在那,正气也补不上。就像本条文,有口渴的症状,还是消渴,消渴就是喝水不解渴。如果把他误以为虚证,用一些滋补津液的方法,不管是地黄、甘草、玉竹、麦冬,肯定都治不好,因为病机是有邪气郁堵,是股水邪。这股水邪郁堵着,使得正常的津液不能运输到该去的地方,津液到不了就缺水,于是就口渴。这是邪气阻滞造成了正气不能到达,并不是真正的虚证,而是实证,要去这些水邪之实。

判断正邪虚实,是中医学习较难的环节。尤其在实际临床上,一个久病的人,身上不止一股邪气,也不止一种正气受损,彼此交叉,错综复杂。先治哪个虚,先治哪个实,后治哪个,这个难题就是几千年中医传承形成各流派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要花大量精力去思考的问题。一个好的中医和次的中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判断虚实的能力,以及先治什么、后治什么,治疗次序的把握能力。

七二条文:“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症状规律跟七一条相仿,加了一个烦躁,又烦躁又口渴。并且给出了起因,起因是发汗已,就是发汗之后造成的这些问题。那不禁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已经发了汗,说明出了不少汗,那这些津液已经被散掉、排出去了,怎么还会造成水液停留?如果汗发不出来,憋在那造成水饮停留,这个比较好理解。而现在汗都已经出去了,水饮停留怎么出来的?正是因为过度的发汗,伤到了太阳之气,太阳一时恢复不过来。体表归太阳管,体表的津液水气都归太阳管,而太阳被重度发汗伤到了,管理这些津液的能力变差,津液变成邪就是水饮。又在体表,所以脉浮。因为汗后伤了津液,同时又有水饮在那堵着,津液运布不利,所以口渴,还消渴。属于津液一边被发汗伤到了,一边主管津液的功能受伤而造成津液郁堵,又郁堵又伤到,津液就是这么一种两边不是的状态。

当胃、心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津液支持的时候,就会有燥热虚热,这种燥热虚热之气造成心烦。治疗起来肯定是要先把这股邪气去掉,这股水邪去掉了,又是三阳病,津液是能自己回升起来的。相反把这些水邪清利之后,发现津液没有恢复。六天之内,如果没有藏(同脏)病,必定恢复;六天还没恢复说明有三阴病了。因为在根本上生成造化津液的能力差了,那就是三阴病,或是温病学说卫气营血理论中的营分病。所以本条七二条,抬头不以太阳病确定的告知病位,而是以“发汗已”三个字,没有抬头。

七三条有抬头,“伤寒”二字正是表达了这个病可以是表证,可以是里证,可以是太阳证或者三阳证,也可以是三阴证。而三阴证情况就复杂多了,用五苓散清掉一波水气之后,还要看他后续的变化。三阳证用五苓散清理完这些水气,后面不用管,自己就会好。

七三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条文很简单,给出的症状是一边出汗,一边口渴。这种一边出汗一边口渴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伤津液,伤阴,而用滋补津液、滋阴的方法。然而,背后有一个水邪郁堵,所以要先去水邪,道理刚才说了。水邪去掉之后,有三阴证再治三阴证,当然,也可以在面对这种有三阴虚证或三阴实证的时候,一起处理。比如著名的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也能利水利尿,但是跟五苓散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是金匮肾气丸证有着更为明确的虚证。是因为明确的虚造成了水气的停留,水饮的停留,所以单纯利水不能尽全效。注意七三条,汗出而渴的症状规律表述,这种表述就明确的告诉咱们,这种利水法是治疗多汗症的方法之一。

我早年前处理过一例多汗症,那时候刚开始学医,理法还不够全面,遇见出汗首先考虑的是桂枝汤加炮附子,玉屏风散,这些固表、温表、收涩的方法,用了之后没什么效果。然后从患者的怕冷,小便有点频,冬天手脚容易凉,而且这个汗证有一个明确的规律:冬天加重,天暖和好转等症状,由此想到这是一个阳虚的寒证,阳气不足,寒邪所伤,伤到了水气不化的功能,证现小便频数,当时想到的是五苓散或真武汤。

这两个方子的鉴别很容易,真武汤有少阴的阳虚阴寒证,五苓散见不到明显的里寒。不用五苓散而用真武汤,用两剂此汗症即愈。那个时候刚开始学医,通过这一个案例就获得了极大的领悟,长进颇多。深刻的感受到一个道理,治病的时候,不要盯着那些表面的症状想办法,否则必先陷于困惑,而是要抓住这些症状背后的真正原因,核心病机。那么解释这症象背后的核心病因,就成了咱们学习中医的重点。

中医传承了几千年,产生的不同流派,都是以不同的角度阐述这背后的原因。其中最珍贵的是两条体系,一套就是咱们祖师爷的体系,另外一套就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陈士铎学说体系。珍贵在何处,在于他的体系完整。如果体系不完整,就会有空白盲点。历史上诞生过很多伟大的医家,伟大的流派,他们在某个方向有着卓著的贡献,属于专科研究的医生,他们的专著是在专科研究见长,而不是体系,所以读那些书的时候,咱们要把其中的精华,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去理解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