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一、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寸方匕服,汤用五合。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复者,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去,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一四一条提到了五苓散与文蛤散、三物小白散三者之间的区别。条文讲述当以汗解,反倒让凉水给激到。有可能是喝的凉水,也有可能是被凉水给淋到,结果造成口渴、心烦、皮肉上起疙瘩。轻了是鸡皮疙瘩,重了就是水泡、湿疹。祖师爷给的思路是先吃文蛤散。以前的条文提过文蛤有化痰软坚的功效,善于处理粘稠的、在某处聚集停留的痰湿聚集。
文蛤散和五苓散的区别:文蛤散是功消痰湿有形的聚集,而且是偏粘的痰湿;五苓散是通过利尿、利水排除水湿、水饮,其质偏于清稀。此条文并没有教给咱们遇到此证,应该怎么辨别哪个是粘滞有形聚集,哪个是清稀的水饮、水湿聚集。而且从条文的语境上看,先服文蛤散,如“不差者”再服五苓散。感觉用文蛤散有点投石问路的感觉。读到这个条文肯定会有一个疑问,该怎么去判断哪些是较为清稀的水饮、水湿,五苓散证?哪些又是粘稠的、停留聚集的文蛤散证?还有条文最后提到的三物小白散,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条文中三物小白散就两句话:“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三物小陷胸汤和白散是两个方剂,但是条文只给了一个方剂,所以后世一般就叫三物小白散或者小白散。由桔梗、巴豆、贝母三味药组成。因为加了巴豆,所以其性大热。巴豆善于攻痰湿,同时大家都知道,巴豆吃了会拉稀,所以是一个通腑道、通大便的猛剂。与大黄不同,大黄性寒,而巴豆性热,所以三物小白散证一定能见到明显的寒证,遇寒加重的症状或者怕冷,或者相应藏腑部位皮肤温度偏低。巴豆善攻下;而桔梗善提升排痰;贝母性开散化痰,所以三味药都有明显的化痰功效。一个往上提升化痰,一个往下通下化痰,一个贝母帮着开散,一边开散,一边上行下泄,所以服完小白散会吐、会利,而且服用的量是很小的“半钱匕”,就是差不多一毫升多一点。方后提到如果吃完巴豆的方剂,出现下利不止,怎么处理?喝杯凉水即“进冷粥一杯。”巴豆性热,所以用冷水来解之。
三物小白散性大热,有催吐的功效,也能功下。而文蛤散,性微寒,没有明显的寒热之性,善攻痰结。从痰湿有形结住的角度来讲,这三个方子,文蛤散最强。从排邪的力度来说,上吐下泻,显然小白散最强。从病位上论,五苓散其水饮阻滞的位置主要是膀胱、三焦的水道系统,所以当利小便。而小白散吃完上吐下泻,走的是肠道、谷道。文蛤散的药力哪都能去,不管是肠道、水道还是在里、皮肤、在表。
回到如何判断患者是水饮或是水湿相杂还是更为黏着的痰湿的问题。其实只需要把握着是清稀的还是粘稠的,这个方向去找线索,比如可以问有没有痰?如果偏清稀的痰质,那就是水饮;如果是偏粘稠的痰,那就是痰湿。当然,痰湿有可能排不出来,平时无痰。无痰就比有痰更难处理,有痰说明虽然很难往外排,吐出一大堆粘痰,好歹能往外排,如果即吐不出粘痰,大便还貌似正常,没有排粘大便、大便也没有挂马桶,这种情况就说明排痰湿的力量已经变差了,这就会难治的多。
还有别的方法,比如:咱们知道五苓散证针对的是其质较为清稀的水饮,停留阻滞的时间长了排不出去,就会渐渐由清稀化为粘稠,变成痰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水饮形成的时间比痰湿要短,因为时间长了水饮就变成痰湿(逐渐熬干、熬浓、熬粘就变成痰湿)。所以对人体的影响就有所不同,比如说痰饮容易造成肥胖。同样是肥胖,如果他的肉是软的,偏于水饮或水湿的可能性大,因为还不够粘稠。如果肥胖,身上的肉还特别紧绷,一摸那些肥肉,把皮肤绷的发紧,那就要往痰湿考虑,说明停留的时间已经比较久,其性质已经比较粘稠。
同样是这个道理,当这些紧密的肥肉,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停留,比如后颈突出两个肥肉块,一摸紧绷绷的,这就代表一种严重的阻滞。脖子是人体相对脆弱的环节,所有供应给大脑的营养和能量、血液,都得走脖子。所以在脖子颈部这里出现脂肪堆积等等,并不是一个好治的问题,因为痰湿停留已经很长时间了,不好处理。再一问,大便没法排湿,平时也不吐痰,这都属于难治的。
通过观察脂肪堆积的部位,也可以判断这个痰湿证的严重程度。堆积在四肢是最轻的,堆积在小腹比堆积在上腹会严重一些,因为其为下焦。堆积在颈部脖子这里比较严重,因为这是个薄弱环节。也是因为脖子是一个经常活动的部位,因为经常活动,所以不容易堆积脂肪,现在已经堆积了,说明痰湿已经很严重了。其实人的颈椎和颈部肌肉是很辛苦的,人只要醒着,他们就要受力承受负担。
一四一条应当去联系《金匮要略》中痰饮咳嗽水气病,那些篇章去对比研究、对比理解,咱们这个课程在小青龙汤的条文中串联讲解了痰湿水饮诸证。接着往下看一五六条。
一五六、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日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一五六条说五苓散证也有可能见到心下痞的症状,并且与泻心汤进行对比。这好理解,当水湿水饮阻滞中焦的时候,中焦不同,现出痞塞不通的痞证。而泻心汤证的痞证,是寒热虚实阻滞了中焦,使得中焦不通,两者都造成了中焦不同,只不过病机不同。五苓散证造成的痞证的症状,一定兼见水道不利的症状,所以两者区分并不困难。
二四四、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条文二四四又将五苓散和承气汤证进行了对比,两者都有口渴的症状。承气汤证的口渴显然是阳明腑道有热,热伤津液而渴。五苓散的口渴是因为水湿水饮阻滞了津液的输布。
三八六、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三八六条也提到了五苓散,出现了霍乱的症状。霍乱就是上吐下泻。中医这词跟西医不一样,中医的霍乱通指中焦失司造成的上吐下泻,称之为霍乱。早年间,西医传播到中国的时候,借鉴了很多中医的名词。三八六条的五苓散,上吐下泻的霍乱,病机跟一五六条心下痞相类似,只不过更严重了。咱们要习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遇到任何一个症状,都要从正和邪两个角度去分析。从邪气的角度,是有邪气瘀滞造成中气紊乱,上吐下泻。从正气的角度讲,这也是人体在排邪的一种方式,只是因为邪气太剩或者后劲不足,所以不能一时排的干净。在三八六条提到了两种原因,一种是五苓散证,那肯定是水饮阻滞造成了中焦紊乱,脾胃失司。后面还提到“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这显然是因为有寒。条文读到这,发现水饮能造成中焦紊乱、寒能造成、热也能造成,各种情况都能造成中焦紊乱,遇到了随证治之。所以中医治理中土的方法最为复杂而丰富,复杂是因为病情复杂,病情复杂治法就得跟着丰富起来。
《伤寒论》里五苓散条文就这么多,下一节去搜索《金匮要略》里的五苓散条文,一定要常用条文检索的功能。无论是检索方剂还是检索某一个症状,因为有这个工具,就比前辈医家学习起来方便的多。除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还可以在整个互联网里检索五苓散,所以这个时代对于读书人是很幸福的。